语文PLUS 教研 ID: 161206

[ 吴国清 文选 ]   

小学生说话能力培养探微

◇ 吴国清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说话教学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地位越显重要。要从根本上改变“重读写、轻听说”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必须抓住小学这个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将听说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各环节中。
  
  一、 结合识字,激发学生说话兴趣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学生字,一节课学几个就够紧张的了,哪还有时间练习说话?其实,就这几个字来说,学生可能早对它的音、义很熟悉了,用不着过多讲解。只要指导学生认识其字形,通过书写,使音、形、义结合起来,再适当做一些口头组词练习,学生就基本上可以掌握了。拿出一部分时间,指导学生观察,并引导他们把观察的结果说出来,这样把所学的字纳入说话中,不仅强化了对汉字的音、形、义的印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停”字时,我先让学生进行组词,学生脱口而出:“停止、停下。”接着我边画画边引导:“画中有什么?”学生争着说:“一个人来到了亭子边。”“他来到亭子边干嘛呢?”“他到亭子里休息。”“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字就是停下的‘停’。”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生字的理解。
  
  二、 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说话
  
  像数学课天天有口算练习一样,阅读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让学生练习听说。
  1. 朗读中训练听说。朗读可以规范并丰富学生口头语言。在朗读过程中,课文中规范而优美的语句,会与学生头脑中储存的语言沟通,在此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清除原来口语中的杂质,使口语得到净化;同时课文中的美词佳句转化为口头语言,使口语更丰富和完美。另外,朗读可以培养语感。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朗读是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活动,学生在读对、读通、读好课文的训练中不仅能体验到课文中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标点符号的丰富内涵,而且会琢磨课文的感情,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领会课文中的思想情感。教师范读和录音朗诵,也会使学生接受语感的熏陶,让他们切身感受课文的韵感、节奏感以及丰富的情感,从而培养语感。
  2. 复述中训练听说。各种形式的复述练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记忆力。复述一般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复述三种。详细复述是一种接近原文的复述,复述中可把长句变成短句,可改变句子顺序,一般不要发挥和想象。简要复述要求对原文的内容加以选择,保留重点,删去次要部分,并用简明扼要的话讲出来。创造性复述允许改变人称和顺序。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复述后都要进行讲评,评价复述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还要对语言是否规范优美进行评议。
  3. 讨论中训练听说。围绕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或知识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答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时,学生阅读课文片段后了解了排比句的格式,在例句的引读下,学生悟得了组织语言的方法。接着我让学生观察学校花园后用口头语言描述。有个学生说:“我们学校花园里的花真多啊,花儿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学校花园里的花真香啊,一进校园,就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学校花园里的花真美啊,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随风摇曳时,像穿着艳丽衣裙的小姑娘在翩翩起舞。”学生说得有板有眼,有条有理,可谓“言之有序”。
  
  三、 联系习作,提高学生说话能力
  
  从说到写,从述到作,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文教学应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口头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强的说话训练方式。难度很大,需要有一定说话训练的基础,因此一般在高年级进行;因为综合性强,可以提高说话训练的力度。口头作文,可以由教师命题或提出要求,让学生经过较短时间的思考或讨论,然后用通顺、连贯的话讲出来;也可以由学生自由讲见闻。自由讲见闻的开始阶段,要鼓励他们放胆讲,不加任何限制,训练一段时间后,再在内容和语言上提出要求。如讲一件事,要求低年级同学讲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而对高年级同学还要加上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以及由此而联想到的内容。实践证明,学生先说后写与直接下笔两相比较,作文质量相差较大。如在话题作文《情》的教学时我设计了情境引导说话,让学生写出生命中对自己最重要的五个人,然后因为某种原因,这五个人不在了,永远地离开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是怎样想的呢?学生都陷入了很长时间的沉思中,并陆续有了呜咽声。有的学生说,这样的事情太残酷了,我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对我有养育之恩,我不能失去他们;爷爷奶奶对我有抚养之恩,我更舍不得离开他们;有的学生说,我的好朋友虽然有时跟我有矛盾,但真的让他消失,我不能接受……大多数学生流着泪说出了心中的感受。在这种话题作文训练中,学生有了足够的说话空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并写出了较多的佳作。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循序渐进、多管齐下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能言善辩”。这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来说,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胡集镇中心小学]

小学生说话能力培养探微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