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年级学生持刀向低年级学生敲诈钱财,看我前去制止,立即藏起刀具。
“把刀拿出来!”
“没有!”俨然一副英雄视死如归的样子。孩子的倔强可恨又可气,他极力掩饰自己的错误,说明他知道自己不对。
“老师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语气缓和了一些。
“玩!”一个“玩”字了事。这令我震惊,让我心痛。
“你怎么会想到这样一种玩法?”
“电视上都这样做的!”他振振有词。
这是社会影响的悲哀,媒体上泛滥的暴力镜头强烈冲击着容易冲动、模仿力强的孩子的内心。他用如此粗暴的手段威胁弱者,企图满足自己的私欲,却把它视为儿戏。这种自私自利的思想,是孩子愚昧无知的表现,也是我们教育的失误。后来,孩子的班主任立即联系家长对其进行了正确的疏导和耐心的教育,使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孩子才恍然大悟,伤心痛哭!这个孩子是幸运的,因为学校家长的关爱使孩子犯罪的倾向消失在萌芽时。同时,这件事也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内心,要想教育更多的孩子,学校、家长、社会三方的合力,一个都不能少,可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语文试卷发下来,齐程考了45分。
“王老师,我忘记做了。”声音微弱,似乎很委屈。
“重新写上!”我大声指责。
“我不会拼。”他愣了一会,还是一个字未写。
我勃然大怒:“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怎么可能连拼音都不会。大声读这个词!”
“我就是不会拼!我不学了!怎么样?”他声音如雷,说完,头一昂,脸一拗,眼一瞪,全然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架势。我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我告诫自己,纵使孩子一身恶习也绝不放弃对他的教育。因为他冰封的内心更渴望温暖,脆弱的心灵更企盼关爱。于是我把话题转向其他同学。
“同学们,是我疏忽大意,没发现齐程同学不会拼音,他的错也是我的错,对此,我很抱歉。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能把每一篇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非常不简单。我知道他非常痛苦没有学好,他的困难就是我们大家的困难,所以我要帮助他渡过这个难关。还有谁想帮助他的?”同学们纷纷举手出谋划策,面对大家的热情,他深深低下了头,愿意接受大家的帮助。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了自信。”对于像齐程这样有抵触心理和自暴自弃情绪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真诚的信任和积极的鼓励。我下定决心:是冰山也能让它融化,是顽石也要让它闪光。孩子很可怜,母亲早逝,父亲嗜酒如命,对孩子的错误动辄打骂,而我严厉的教训,反而激起了顽强反叛的一面。一方面我积极做家长的工作,一方面动员所有的同学都来帮助他,让他心中充满阳光。而我则每天与他交流谈心,教他摆正心态,面对挫折如何迎难而上,并努力辅导他功课,以便让他找到自信。因为爱,奇迹终于出现,渐渐地他开始亲近我,并且主动找我补课了,自暴自弃的他变得积极进取,我由衷地欣慰。
面对不听话的学生,不是逃避,而是迎难而上。“教师的思想教育跟上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就会比较坚强,他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就会自觉进行心理调整。”真正的素质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应该是品德的培养。要成材,先培德。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健康的人格和情感,这才是以人为本。孩子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心理压力无法排解,再加上无人正确引导,极易做出出轨的行为。而教师要做的就是配合学校、家庭、社会,温暖这些孩子的心灵,形成坚不可摧的合力,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挽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铜山县利国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