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234

[ 李殿林 文选 ]   

《静女》的“空白”艺术

◇ 李殿林

  “空白”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手段源于绘画。文学作品中的“空白”就是运用含蓄精练的语言描写人事景物,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联想的空间,达到言简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静女》很讲究“空白”艺术的运用。
  诗短小但不乏情趣。三小节诗表面上只写了几个动作,可在具体欣赏诗的时候,却不能局限于这个小范围,要调动想象填补其留下的大量“空白”,如此,这三小节就发展成了三幕小短剧。
  幕一(开头四句):男子想和一个腼腆文静的漂亮女子幽会,问她幽会的地点在哪?女子笑而不答。后来女子悄悄打发一个小丫鬟(或她的弟弟妹妹)告诉男子:“在城角儿。”因为那里人少又僻静。听到这个消息,男子兴奋得饭也吃不下了。好不容易挨到日暮,便飞一般地奔到城南的角楼。“咦,怎么没有她的身影,难道失约了不成?”再细一看,大喜过望,她来了,瞧!那角楼边儿不是放着她答应送我的彤管吗?她一定是藏在哪里故意让我着急。男子找哇找,找遍了角角落落就是没有找到,急得在角楼四周走来走去,抓耳挠腮。
  幕二(中间四句):找哇找,男子又急又气地蹲在了墙角一言不发,拿起彤管吹起了那首曾经让她心动的乐曲。果然,不知什么时候,女子悄悄地走到他的身边,静静地站在那儿入神地听着。一曲完了,两人见面,分外高兴。女子说:“真好听。”男子说:“那是因为你送的彤管好。”
  幕三(结尾):转眼春天来了,大地吐绿,碧草如茵。一对男女的爱情也在滋润成长,他们打算订立婚约了。又是一个春风和煦的傍晚,依然在初次见面的城楼边。姑娘已消去了初恋时的腼腆,手持一束洁白的茅草芽和几支野花儿,亭亭玉立,等在那里。这洁白的茅草是爱情的定情物,她在姑娘的手中是那样的纯洁美丽,如天边的白云。在小伙子眼中,茅草芽儿已经和美丽的姑娘融为了一体,他接过了茅草芽,也就接过了姑娘的心。
  [作者单位:内蒙古扎赉特旗一中]

《静女》的“空白”艺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