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合理地使用好教科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往往习惯于脱离教科书而去自选教学材料,从而偏离了教科书的编排目的,致使文言文教学达不到课标的目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教科书 人教版 苏教版 文言文
教科书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合理地使用好教科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许多语文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时,往往习惯于脱离教科书而去自选教学材料。笔者针对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文言文部分作了内容分析,以使其能够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一.读写结合,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文言文部分每个单元导语都有简单的写作提示。必修一第二单元导语指出要注意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会注意体会文言叙事的简洁之美。必修二第三单元对山水游记的特点作了简要说明,提示学生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必修三第三单元提示学生在阅读时要多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注意选文严密周到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量。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必修四第四单元提示学生要注意这些传记作品多样的叙事写人手法,体味文章的风格与韵味。必修五第二单元提示学生要注意领味不同文体的不同语言风格。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的文言文是根据主题按板块来编排的。每个主题单元后都有对应的作文话题,如获得教养的途径单元中“求学之道”板块收录了《劝学(节选)》以及《师说》两篇古代议论性散文。该单元的写作指导便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写作实践中作文题目便是《读书的快乐之境》,并且明确要求写议论文。这样的编写体例符合学生模仿的心理需要。阅读单元中的课文能示范性地把结构格式,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直观地显现在学生面前,形象地告诉学生怎样写作。学生除了从课文中学习语言和表达方式外,还可以学习课文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再通过写作实践训练,把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迁移。
二.练习设计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适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文言文部分每篇选文后面都有一个“研讨与练习”,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有关课文内容的研读、课文重要文言知识的梳理、关于课文主题的深入探究。如《荆轲刺秦王》一课的“研讨与练习”由四个小题组成。第一题要求熟读课文,理出故事梗概,说说作者是这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第二题要求背诵易水诀别一段,并说说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第三题要求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强调了重点古今意义词“涕、币、穷苦、偏袒、郎中、提”。第四题是一个典型的阅读探究题要求学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谈你的看法。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文言文板块后都有“文本研习”用以指导学生深入研讨课文内涵,在每个阅读单元之后还有“积累与应用”,其训练内容更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像山那样思考》阅读单元后的“积累与应用”中第一题要求背诵《赤壁赋》。第二题要求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篇,分析该文是怎样在写景中表现个性化思考的。第三题要求学生借助网络和图书馆搜集有关苏轼和柳宗元生平的资料,思考他们的人生遭际和自然感悟之间的关系。第四题自主性最强。要求学生选择本专题两篇文言文中出现的虚词,如“而”、“乎”、“其”、“且”、等,找出一些例句,揣摩它们的不同用法,制作“文言虚词学习卡片:而、乎、其、且。”并要求学生随时总结,丰富卡片内容。第五题是口语交际练习,要求学生向别人介绍一个地方,要用简要的语言突出它的主要特征。虚拟一些场景,做口语练习,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师应该吃透语文教科书的精神,认真研究教科书文言文部分的内容,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王耘耘,教师,现居江苏赣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