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通过学生日记这一窗口,用随笔式评语沟通师生心灵,有利于教师触摸学生心灵,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他们能积极、快乐的学习与成长。
关键词:随笔式评语 师生关系 构建
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来说,学生日记就是洞察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的窗口,而评语似一座桥梁,成了沟通师生心灵的彩虹。这座桥梁有利于教师触摸学生心灵、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学生各自的个性特点、思想动态、情绪状况并加以正确引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积极、快乐的学习与成长。在长期的摸索中,本人发现用随笔式评语言传身教,不仅能收到“一教做人,二教作文”的效果,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一.安慰式评语,让孤独惆怅化解在轻声细语中。
学生的日记大多是当天的所见所思所感,有许多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郁闷、迷茫和烦恼。此时教师要回到正常的学生生活中,教师“亦师亦友”,成为他们心灵的寄托、倾诉的对象。
有的学生因交友的困惑,这样写道:“我和×××几个是好朋友,但这两天他们几个听信谗言,说我出卖了她们而不理我。歌里唱到‘朋友多了路好走’,可我认为朋友多了麻烦事多,老师你认为呢?”我是这样写评语的:“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朋友给予了我们很多:寂寞孤独时,给予我们温暖;当我们成功时,与我们分享成功的喜悦;顺利时,告诫我们冷静;遇到挫折时,给予我们信心和勇气。我们需要朋友,我们更需要珍视朋友。此时应多想想你朋友的好。”
有的因习惯了假期的自由生活,开学之初,作业如山,顿时觉得自己似深陷囹圄,没了自由,苦不堪言。可以这样开导:“老师也有些不适应,但你也不应该将自己想象成罪犯啊!忙忙碌碌的你难道不觉得生活充实了许多吗?我们要调整心态,努力学习,尽情放松。苦也快乐,甜也快乐,其乐亦无穷也!”
二.开导式评语,让任性叛逆消逝在萌芽状态中。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阶段,在这个时期对事敏感,易冲动,对许多事情的看法不尽正确,却很容易把不正确的认识、观点变成自己的观念,从而形成为个性的东西。有家境不好而羡慕他人的,个性特强不愿受任何约束的,思想幼稚偏执与老师闹对立的,父母离异而孤独怨恨心灰意冷的……这些学生往往有一腔怨气,不知何时就会在日记中冒出来。
如有学生写自己被老师误解而遭受不应该的批评,他因此认为老师是对自己有偏见,觉得这个世界不会有公平可言。于是我在其评语中写道:“被人误解的确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何况还要被批评!不过我想,一次误解和批评不应该变成了全部。另一方面,是人就有可能犯错误,有人犯错误就会有人因此遭受痛苦,你是否可以找个机会去老师面前解释清楚这件事?一来可以解除你的心结,二来可以帮助老师改正错误,何乐而不为呢?试试看吧,你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走出个性误区,有利于学生豁达开朗个性的培养。
三.鼓励式评语,让自信自强植根在实际行动中。
学生是一个富于幻想的群体,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但很多时候他们又缺乏一定的勇气和信念。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大多数希望得到鼓励与赞扬。而对于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来说,这一点表现尤其突出。针对学生这一心理,在学生评语中加入鼓励与赞扬性质的语句,使学生在看到评语时有所触动,有所满足,并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
用心去评,用心去交流,必然引出学生真心的倾诉,真情的流露,有些学生当天觉得没什么可写,便出一个谜语让我帮他猜。还有的周末要回家没钱了,也请我帮忙借钱给他。这些学生在求我帮他忙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考验我,更是对我的信任。更让我欣慰的是个别学生直言不讳地向我提出教学建议。
实践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学生们跟我关系好,也带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为了不令我失望,他们都互帮互助,班里掀起学语文的高潮,每次考试我班成绩都名列前茅。
张玉红,女,甘肃天祝县新华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