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11期 ID: 156284

[ 邓达云 文选 ]   

语文课堂五步教学法

◇ 邓达云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通过积极的探索,运用好教学规律,不但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主要的是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语文课堂五步教学法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语文课堂 五步教学法 案例
  
   我在近几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教学法,即导、读、析、练、结语文课堂五步教学法。
   导:即教师在讲授某篇课文或上一节课之前的谈话。或有机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或介绍有关的背景材料;或统领本课所讲的内容;或渲染一种学习气氛;或引发一种学习情绪。总之,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内心感受或情绪的渲染将学生导入学习课文的情境之中。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默读、朗读、表情读或速读,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内容。析: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的目标要求以及课文的重难点进行分析讨论,在讨论之中得到知识。练:有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口头练习主要是在自学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告知结果,师生共同订正。书面练习是对课后作业和把课文内容的重难点转化为习题的形式让学生训练。结:即教师引导学生对当堂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小结,以便巩固,加深记忆。
   现以《孔乙己》为例,谈谈我是怎样运用课堂五步教学法的。
   一、导。本文开始,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有这样一个人,他半生苦读,一心向上爬,一生不得志,落到求乞的地步。但即使这样也不放下读书人的架子,挣不到钱又偏偏好喝,就是被打折了腿也要用手“走”到酒店去喝酒。这个人是谁?今天我们学习《孔乙己》后就知道了。
   二、读。在读《孔乙己》时,不同层次运用不同的读法。第四自然段用默读,读出对孔乙己肖像刻画的作用。第五至八自然段用速读,读出孔乙己的性格特征。第十一自然段用表情读,读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在读全文时,要带有强烈的感情,读出孔乙己的不幸和世人的麻木。
   三、析。在读的过程中,教师提出析的要求。(1)全文以酒店小伙计“我”的见闻为线索,层次怎样划分?(2)酒店以两种喝酒的人的描写起何作用?(3)孔乙己的肖像描写对刻画孔乙己的人物性格起何作用?(4)课文用哪几个生活片断来揭示孔乙己的性格?(5)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笑声起何作用?(6)为什么说孔乙己是个可有可无的人?(7)体会课文中精确的语言。如“踱进店里”的“踱”;“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中的“排”、“摸”;“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中的“笼”;“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中的“罩”等等。
   四、练。口头练习,学生告知读、析中所解决的问题以及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研讨解决。书面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五、结。学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孔乙己是清末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他热衷科举,一心向上爬,最后落到求乞的境地也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以显示自己的清高;当被打折了腿时,还自欺欺人,用“跌断”的谎言来维持自己的“尊严”,至死还麻木不仁。作者就是通过孔乙己来对封建科举制度做了有力的批判。
   《孔乙己》虽然出自鲁迅笔下,是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但通过课堂五步教学法的实施,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作业当堂完成,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邓达云,教师,现居湖北荆门。

语文课堂五步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