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学也应相机而动,在阅读中妙用多媒体,实现学生快乐、自主的阅读。具体做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经典名著,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让电视节目与课外阅读同行;运用多媒体创设悬念,诱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以致用,运用多媒体对知识进行拓展,发展语言。
关键词:阅读教学 多媒体运用 教学策略
陶行知说过:“……现今青年人所以不肯努力求学的缘故,实由于学校里缺少学问上熏染和督促的力量。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可见,挖掘一切有效资源,是可以把学生熏出书味来的。我设计以下三法,让学生的双眼为图书所吸引,身心为图书所沉醉。
一.利用多媒体展示经典名著,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喜欢听故事是天性使然,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大家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后面的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学生的兴趣陡然高涨。如教学《范进中举》时,我利用教学媒体让学生欣赏《儒林外史》的故事,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怀着好奇崇拜的心情阅读课文,自然而然读得详细,品得透彻。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久而久之,学生们能挤课外时间读了较多好书,作文中出现很多好素材。
二.让电视节目与课外阅读同行。
电视节目是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学生会沉湎其间,学习受到影响;用得好,学生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而且还能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由于电视节目受到时间的限制,常常是引人入胜处便是请听下回分解,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看整本书。如看了《西游记》,进一步引导学生看《西游记》的简缩本或原著。其次,是找准学生意犹未尽处,想了解更多的知识时,引导学生读书,向学生介绍好书,引导阅读。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悬念,诱导学生自主阅读。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从多个方面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课内外相联系,开放课堂,开放教材,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集资料,补充课文,使课文的内涵跟着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如在学习了《送你一束转基因花》之后,就展示了克隆、纳米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资料,还让同学们自己翻阅资料收集高新科技的情况,课堂汇报。这样的阅读,筛选,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这样就为他们自己学会了读书,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只有当读书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学生才会去粗取精,淘沙见金。
四.学以致用,运用多媒体对知识进行拓展,发展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重“文”轻“语”,得“意”而忘“言”的现象。清代作家姚鼐认为阅读活动其实是读者对文本内容的“意化”,他指出:“阅读开始接触语言文字,继而领悟文本的意旨情趣,最后去粗存精,不拘泥于言,只把握作品的精神实质。”这道出了学生阅读“意化”的三个阶段:感言——会意——得意而忘言。而我们的教学也刚好在“得意”的阶段停住了,但理解了语言并不等于会运用语言。事实上,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强而表达能力弱,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来说,“得言”比“得意”更重要。阅读教学也应承载起学习语言的任务,让学生模仿运用文本规范的语言,亲身体验,亲自践行,并发展自己的语言,使他们内心中美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落和表达。
不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没有学生的亲历、体验、感悟,那么对于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成为一张空头支票。在新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将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世界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来,发挥它们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
周艾娟,教师,现居江苏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