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职业中学语文有其自己特点,尤其是边疆地区的职业中学语文教学更要结合实际情况,寻找更适合边疆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本文围绕这一话题,进行全方位探讨。
关键词:边疆职中; 语文教学; 有效性;
职业中学所开设的语文科目,平时被视为文化课,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为此敷衍了事,把课上得枯燥无味,老师的辛勤汗水就只能劳而无获、付诸东流,语文的综合实践能力也就无法显现出来,何况,有志于深造的职高学生还要参加“三校生”高考,语文为必考科目,它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容忽视。为此,怎样进行边疆职业中学语文有效教学,不能不引起同事的思考。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粗陋的见解,以期同行的指教。
一.关注学生需求
职中的学生情感心理比较脆弱,经受不住嘲讽、打击,容易失去学习信心,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大事不犯,小事不计”,让他们从失望中找到理想的风帆。
1、赏识后进生
关心爱护每一个后进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有助于后进生的转变。在边疆职业中学设施差、招生处于弱势的前提下,尤为显得重要。对于学生的学习、教育,教师要有公心,视学生为自己的亲生儿女,注意发现他们的长处,让学生感觉到他在老师心目中的存在。何X刚进汽修班时,感觉很“冷”,上课玩手机游戏,当笔者要他把手机收好时,他不服气的离开了教室,即便如此,笔者仍旧关注他的进步。他终于发出了朗朗的读书声,课文也背了两篇。由抵触转为读书,这是一个较大的转变,他在作文中写道:
冬天时,我们的语文老师穿着单薄的衣服来到学校教我们读书。他付出了许多精力,我却没有想到。每当语文老师批评我,我就顶嘴、耍小动作,惹老师生气,但老师仍然一丝不苟地教我。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睡觉,老师叫醒我,我害怕极了,可是老师说我最近表现不错。从我来这里到现在,老师第一次这么评价我,我很高兴。从那以后,我慢慢改正了坏习惯。
作为老师,对后进生行动要“狠”,心地要善。
2、关注学生需求。
“老师,你不觉得教我们这一届,尤其是上我们旅游3班的语文课,教学是失败的吗?”离下课还有6、7分钟,学生郭鸿娜用毫无疑问的语气质询。顺着声音,笔者审视着郭鸿娜那失望过后而又不甘心的眼光,这时,对她进行挖苦、打击,无疑是在伤口上撒盐。于是,笔者面带微笑地回答:“我能从事旅游班的教学,无疑是一种幸福,最基本的大家还能坐在教室里听我讲课,布置的预习、提问还能克服困难去完成。”“同学们对实习的要求,我是略知一二的。不过,你没有意识到现在你跟学校对立着,如果你退一步,你的愿望就有实现的可能。”听过劝告,同学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郭鸿娜的眼神似乎有了一丝松动。以后的日子,郭鸿娜陆续来上语文课了。课间她要么要求去医务室,要么要求去厕所方便,笔者也尽量满足,她期待的是老师的关爱。虚荣心得到满足,郭鸿娜也就很少光顾她的“猫”(手机)了,更多的是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带动了她的好友王英,尽管王英思考得不到位,笔者也给予肯定,并指出考虑不周全的原因。王英的成绩比上学期上升了28分。
对于后进生,我们要做到步步为营,使他们在学习上心也甘情也愿,做到不耻下问,不要捂着缺点不改。教育学生注意方式方法。综合班的杨权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每天坐在教室里无所事事,就语文学习来说,叫他背篇课文,他就板着脸;但也有触动他的地方,学习《鸿门宴》时,他情不自禁地在课本上作了笔记,于是笔者毫不吝啬地表扬他:“杨权也有记笔记的一天,真是长大了、懂事了。”从此,杨权开始读起语文来。在别的老师眼里,杨权只会发呆,笔者却有意识地叫他做一些基本的练习,并且让他朗读课文,夸奖他发音较好、有感情。从此以后,杨权能以语文为好伙伴了。
任何人都有他的特长,有值得肯定的一面,我们在教学中,与其对后进生惩罚,不如多些赏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的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二.加强课前预习的备课
课前预习是引导学生接触文本,让学生自觉地去阅读,自主地去学习。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前预习,会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互相讨论,获取知识。课堂预习充分,上课时学生就会积极举手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对老师的讲解主动进行分析判断,使主体地位得到实现。在这里,笔者结合边疆职业中学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就备课中的预习设计谈谈自己的一点粗陋见解,以期同行的指教。
1、预习设计要依据学生实际。
学生在预习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在没有教师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可能会产生厌恶的情绪,对后面的课堂教学十分不利。把课后的有关词语、线索、结构等练习题提到课前预习阶段解决,既可以给学生提供预习的线索和重点,又可以用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中职学生,情绪高亢强烈,活泼愉快,富有朝气。但多数学生上课表现为不爱举手发言,即使教师作了暗示也心不在焉,叫他们启齿是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为此,教师在设计预习时,要难易结合,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兴趣、爱好进行。对于性格内向、较冷静、缺乏自信且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爱和鼓励,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可选择一些比较容易、踮一踮脚就够得着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譬如,在教学《科学人文,和而不同》一文时,可将课后练习一、二的释词、查字典及练习三安排在预习过程中,其中练习三可根据“科学与人文有哪些不同点”等三个题目的要求,从课本中筛选出符合题意的内容作答,这道题目在教学前教师将学生的士气鼓得高高的、兴趣激得浓浓的,学生是会愉快地去做的,这样,既复习了学过的语文知识,又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培养依据一定目的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对于性格外向、成绩较好、勇于表达、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的学生,可预习分析体现教学重点、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像《伊奇克里克》的教学重点之一可定为“了解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教师可将该课的体现这一教学重点的“练习二”作为预习布置给学生,进行一场“有的放矢之战”,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还可在此基础上使课堂有充足时间进行课外延伸。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启发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文阅读上,按课文学习重点要求,获取有关知识信息。教学《伟大的悲剧》,单元学习要求培养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因而布置学生复述故学生事十分重要,但要顾及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大部头作品)很陌生的现状,要提示学生在阅读完课文之后,动笔把自己的印象写下来,以便加深印象,从而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教师在备课中要多问个为什么。学生在上课时可能会用很长的时间才举手复述,教师要有耐心地等待学生“漫长”的思考,它是下一阶段的“快速”反应。
总之,预习设计要依据学生性格、兴趣和能力,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
2、预习内容要涵盖课文重点。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科目较多,业余时间学生都想拓展自己的爱好,再加上基础较差,课余时间要学生关注语文课、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有点勉为其难。为此,教师有必要在预习设计中加入教学重点部分内容,让他们劳逸结合,闲暇之余拿出来思考一下,带着疑难问题到课堂上,以求获得解决。《我很重要》一课的教学重点为:学习散文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思路;欣赏本文的修辞美;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教师在预习设计时,可呈现以下问题:1、文章开始为什么用排比句式连续说“我不重要”?为什么“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时,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2、作者从哪些角度剖析个体生命的价值,得出“我很重要”的结论的?3、作者从开始热心别的批判到后来响亮向世界宣布“我很重要”,其中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归纳段意。这样把问题化难为易、化大为小,使问题逐步深入,环环相扣。
预习设计关系到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教师在备课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依据学生实际,突出教学重点,抓住语文训练,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关爱才有教育,有教育才有兴趣,有兴趣才有学习,作为职业中学的学生,更多的要突出“职业”二字,培养他们的动口动手的能力,即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学生毕业后,直接步入社会从事实践工作,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的就业。技术要学,与顾客的沟通更重要,要做到恰当的沟通,语文实践能力方面的学习必不可少。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按照语文大纲的要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使他们学会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职业环境中作出适当的表达,以“秘书”身份接电话、以手机推销员身份模仿现实生活及影视作品中的语言进行口语表达,从而增强就业的信心和成就感。
开展丰富多彩的演讲、应聘比赛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笔者在演讲比赛中,提倡团结互助,做到参赛选手的稿件一般由所在组集体酝酿、斟酌、修改,引进青年歌手大奖赛的方式进行竞赛、评分,对得分较低的组给予小小的“奖励”,即该组集体背诵一篇课文或表演一个小品等,形式可灵活多样;课前的辅导,使学生对演讲的兴趣十分浓厚,他们或查阅资料或在课下试讲,从而壮壮自己的胆子,使赛场十分活跃,选手与听众你问我答,相互配合,从而展示出了中职学生勤于思考、积极向上的靓丽风采。
到中职学校读书的学生,语文基础都不是那么好,他们到职校读书的目的,在于学得一技之长,在学习生活中,尤其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展现自己。教师要挖掘教材潜能,让学生动口动手,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艺的机会。为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进行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如采访、辩论会等。在教学中,笔者结合综合班成立学习互助小组的实际,请学生对有关老师进行采访,这里摘抄罗小珍采访教培主任的一份采访材料,供大家鉴赏:
罗:老师,你对我们班成立学习互助小组有什么看法?
主任:这是个不错的做法,我很赞同。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给那些胆小、不爱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同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罗:小组应当怎样做,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主任:在学习时增强主动性,在做阅读题时,老师可以列出讨论提纲,让小组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积极思考,使学习氛围更浓,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罗:同学们在预习课文或做作业时,有些纯粹是抄答案,您认为应该怎样克服这种现象?
主任:利用学习小组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的进取心,可以让小组长对组员的一些课外作业进行检查,订正组员的错误,然后把弄不懂的提出来向老师请教。
其二,语文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教师必须活跃第二课堂,以课外活动促进课内教学。处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的职高生,其思想、行为各方面也日益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他们再也不喜欢那种照本宣科的“好老师”,他们要“玩”,也要“乐”,并从中学到知识。为此,我们在上《我的空中楼阁》之前,可让学生根据预习的收获,画一幅示意图;之后,自己动手举办《我喜爱的一张照片》展览,再现哈尼梯田等民风民俗,既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找到自己的不足。在课外,鼓励学生阅读《西游记》、《水浒》等名著,布置少量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阅览室,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职初4班初二两学期的现代文阅读在及格分以上的人数看,下学期比上学期净增22人,成效是显著的。
其三,教会学生当“演员”,做学习的主人。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测验考试中,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出题,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教师再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综合成一份试题,使学生感到测验考试并不神秘,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不必为考试而担心。这样,学生演员也当了,合作精神也形成了。语文教师不仅要精于“演戏”,还要精于“导演”。
2、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尺度。
课堂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手段。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多数学生上课很不爱举手发言,点明回答问题也有不愿启齿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教学设计要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教材的重点、难点,要以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为基础。例如,在分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时,成绩中下的学生,可采用化难为易式的提问,给出周朴园“对鲁侍萍,他冷酷、虚伪;对鲁大海,他残忍、奸诈”这一性格特点,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进行归纳总结,;成绩好点的,则采用变直为曲式的提问,用课文中周朴园的有关语句归纳出性格特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可化解为2-3个小问题分析理解。要注意:问题小、浅、易,会使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教师的提问,没有给学生的自由提问留出机会和时间,形成“满堂问”,从而分裂教材,淹没重点,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堂灌”更是使学生昏昏欲睡。黑格尔说得好:“没有人能够替别人思考,正如没有人能够替别人饮食一样。”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是一种综合表达能力的体现。试想,将来学生就业,不能就某一种技术或某一种产品进行说明,不能进行鼓动性的表达,不能与顾客沟通,要想在企业中站稳脚跟是很困难的,因而,适当的作文训练不可藐视。
在写作教学中,要给学生写作时间上的自主,有较充裕的时间去审题、立意、构思,把紧张繁重的写作变得轻松有趣,从而消除畏惧心理,允许学生根据内容尽情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适应个性发展。在汽修班,部分学生写作基础差,80余字的一篇作文,对于李XX来说是错字病句特多,教师还是要肯定其表达了一定的内容,并指出不足的地方,以后的日子,该生经过努力,能写出两三百字的文章了;即使文章短小,描绘不多,却有一定的真情实感,教师也要多给予赏识、肯定,只有学会做人,才能逐步学好知识。由此看来,我们在写作教学中,不宜规定篇幅的长短,使学生能够把主要精力用在有限的语言斟酌和修饰中,克服因力求字数而画蛇添足的毛病;多肯定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
4、鼓励学生有所探究、有所创新。
笔者历来以为学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错误在所难免,教师既要宽容,又要鼓励他们从头再来,用自己的智慧获取知识。笔者在教学《核舟记》时,“练习一”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细节来证明下面几种说法,其中第三种说法是:“泛舟”的地点是赤壁,而不是什么地方。依据以往的经验,学生会参照参考书上的说法,答为“见雕刻文字,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窄的桃核刻成的”,其实,这种答法有些偏,甚至沾不着边,部分学生抓住“细节”二字,答为: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不禁让笔者暗自庆幸,学生不为参考书左右,已能够有所探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尽量不要以教参的“标准答案”或自己的一管之见去扼杀学生的可贵的求异思维的火花,而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在文章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该加以肯定。
再如“辩论会”的教学,本想采用比赛的方式进行,每组选两个学生进行一正一反的辩论即可,至于主持人,由评委充当,点评、客串即可。谁知到了比赛的时候,每个组自发推举了一名主持人,使辩论做到了有理有据,主持人也客串得恰到好处,使辩论由预想中的发言即可,变为有声有色,台下的学生也聚精会神地倾听,适时向正方或反方提出质疑,此时,教师不仅不宜阻拦,小结时还要肯定学生的思考周全。
在教学中,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只有吊起学生的胃口,才会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才会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创新。
四.要向每节课要质量,不断改进文言文教学方法
1、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工具书,对照注解,粗略弄懂大意;上课时不要怕学生错字百出,要让他们反复的读,勤奋的苦读,一直读得口齿伶俐、抑扬顿挫,滚瓜烂熟,使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语感,为他们以后大胆的表达奠定基础;对要求背诵的文章要引学导生认真背诵,对基础好的学生要鼓励多背一些,要提醒学生注意方法,像《小石潭记》可按“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的写作顺序背诵,避免背漏、背错;也可采用一些老师提倡的定时背诵、限遍背诵、小组抢背、男女对抗、点将打擂、个人抽签、默写比赛等方式进行背诵。
2、长文短教。作为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教材中选入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促织》等篇目,但这类课文篇幅较长,句、段落实翻译是不可行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以为,不妨长文短教。像《廉颇蔺相如列传》可在点明要掌握的“幸”“负”“舍”等几个多义文言词语的基础上,让学生起来复述“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使学生在课前充分利用手中的工具书和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在“将相和”等故事中体会到廉颇的直爽和勇于改过,蔺相如的谦逊和循循善诱,也把握了重点训练的段落。《促织》也可进行故事讲演比赛,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准备在不超过10分种时间内复述完故事,并且让大家心甘情愿地鼓掌,有了这一铺垫,落实结构提纲的归纳、成名的心理描写等学习重点也就顺理成章了。不同的课文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做到精讲多练,尽可能给学生留有回味的余地,从而巩固当堂所学的内容。
3、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表达能力较差,如果教师在疏通课文课程中包办代替、一竿子插到底,那么,只会导致学生两眼墨黑、昏昏欲睡,课后印象太浅。所以,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不要怕犯错误,此路走不通就另换一条,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从而将知识化为自己的语言,要相信经过多次尝试,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其次,可以以“猜”代“讲”。猜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课文阅读,有了点朦胧的了解,他们想说出自己的感受,又怕说错,用“猜”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他们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一点认识,大胆地展开想象,在课堂上寻找自我,在猜中互相启发,逐渐走进古诗文。学生疏通(翻译)课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构思作文练习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学生构思,而且要有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无疑有着深远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若能将一篇古文译到十分熟,在进入下一篇的古文学习时,会产生令人惊喜的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学生拥有了一定的古文阅读量,形成了良好的古文语感,就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喜爱文言文,喜爱传统文。
4、在对课文的理解鉴赏中突出主要问题。用一个或几个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避免课堂上浅层次的“碎问碎打”。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可请学生口头编“门庭若市”的成语故事,从而将题解、作者背景介绍、感知整体等教学环节浓缩在主要问题之中;教学《与朱元思书》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提问: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奇山”,哪些句子写“异水”,作者是怎样表现它们的“独绝”的?在教学中,要抓住课文后的部分练习,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提问,以达到消化、巩固的效果。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要为教书而教书,要尽力发掘课外语文知识,从而丰富学生头脑;要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表现和施展自己的才能,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到语文知识,学到一技之长,这样,你在教学中,就不至于动辄发火,开口咒骂。语文是课堂,是学习活动,更是生活,是生存状态。我们只有关注学生的需求,才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加好课前预习的备课,突出重点,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也才能有的放矢、讲究实效,从而增强职业中学的语文有效教学。
王敏,男,云南元阳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