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2年第4期 ID: 155097

  

高中英语口语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 艾克热木江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把口语教学仅限于口语教学环节,没有把口语教学贯穿于语言教学的各个方面,导致课堂教学没能很好地为学生创设说的氛围,结果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口语训练机会,难以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口语交际环境,增大学生口语实践的量,提高口语能力,进行有效的口语教学,以达到《标准》的要求,依然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口语训练模式的一些探索。
  一.口语训练和听力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如今的听力教学普遍采取“放录音—做题—对答案”三步走的做法,听前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准备,听后没有使学生利用听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后续活动,教师成了放音员,学生始终处于极度焦虑的做题状态,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笔者则根据《标准》的“语言技能教学建议”,通过“导—听—议”三个环节去开展听力教学,将听力教学和口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导”,明确听的目的,激发兴趣和欲望,熟悉话题,预测大意,处理关键词,布置任务。通过“听”,培养听力过程中的信息筛选、记忆、联想、推测、归纳、概括等能力。通过“议”,将所听内容进行口头或笔头转述。
  “导—听—议”的听力教学把听力与口语紧紧连在一起,使听力教学摆脱了“放录音—做题—对答案”的状态,使听力课堂真正活跃起来,同时也使学生得到了口语操练的机会。
  二.口语训练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在中国,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教学,它本身缺乏足够的语言环境,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朗读尤为重要,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语言环境的不足。经常朗读语言优美的课文,可以丰富词汇,熟悉句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朗读是连结口语和阅读的重要手段。朗读能把字、词、句、文融为一体,使学生记得清楚、记得准确;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语言习惯;能融语音、语法知识于句子中,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为听、说训练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说,朗读是自由地进行口语表达的一种有效准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掌握语句停顿、重音、节奏以及语调变化等方面的技巧,增强口头表达的流利度,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可采用齐读、轮读、领读和自读等多种方式进行。
  学完课文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所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课文复述可通过信息填空、简笔画提示、回答问题、文章结构、表格呈现等多种方式进行。
  角色扮演是一种模拟真实语言情境的课堂活动,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结合所学课文可以进行两种形式的角色扮演。
  模仿扮演一般直接以课文为剧本要求学生分角色进行扮演,特别适合戏剧体裁课文,如“The Million PoundBank-Note”。另外,这种扮演也可通过故事改编或续写故事等形式进行。例如,在教完人教版NSEFC Book 6 Unit 3的“Advice from Grandad”以后,要求学生把文章改编成剧本,把Grandad劝说grandson戒烟的过程表演出来。这些语言交流活动要求学生在对课本知识有着深刻、透彻了解的基础上,从呆板的课本语言学习中升华,把课本知识和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并有机地融入到角色扮演的场景之中。模仿扮演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吸收课本的主要内容。
  在情境扮演扮演中教师不给学生具体的文本,而是结合所学课文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给他们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在教完NSEFC Book 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之后要求学生扮演记者对袁隆平进行采访。
  三.口语训练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尽管口语和写作在心理、语言和认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两者都属于语言的输出,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英国学者布里顿根据多年的研究指出:“学生口语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往往是他们写作的基础。”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将口语训练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我们就可以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维辩证能力。这种结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实现。刘道义曾说:“写作不能仅仅理解成为个人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不宜总是采取学生单独写出作文来让教师批改的模式,而应该提倡学生开展两人或数人小组活动,通过讨论合作完成写作。”
  学生在学完人教版NSEFC Book 1 Unit 1 Friendship之后,他们对友谊有了更深的认识,可以布置“My Friend”为他们的写作题目。在写作活动前,首先把学生按四人一组进行分组,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如组长、记录人、总结人、陈述人等。然后提问:“What will you think of when you want to describe your friend?”让学生讨论写这篇文章可能会涉及哪些方面。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认为会涉及如下一些方面:age/sex/appearance/hobbies/family/ability/personality…这样学生就有了明确的写作方向。接下来要求学生讨论列出用来描述人的形容词有哪些,如beautiful/cool/honest/warm-hearted/respon
  sible/easygoing/open-minded/generous/humorous等。还可以要求学生列举一些关于友谊的谚语警句,如:Without a friend, the world is a wilderness./True friendship lasts forever./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这样能为他们的语言表达提供很好的素材,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写作之后,由每人轮流朗读自己的初稿,再由小组成员互相提意见,对其他同学的文章进行口头评论。写作是一项社会活动,任何一个学生的文章都需要读者来阅读、欣赏和批评。因此在小组讨论活动中,每个人都能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来帮助对方改正文章中的错误。这种小组合作的写作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一种真实语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口语训练与词汇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词汇教学,通常是教师讲解词汇的用法,学生记,属于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参与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再花大量的时间去讲解词汇知识,让学生单一地去死记一些单词的用法,而是要优化词汇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内化词汇的用法。
  在人教版NSEFC教材的Learning about Language部分都有词汇学习,一般都是以选词填空形式出现,如果只要求学生完成书面练习,然后核对答案,实际教学效果甚微。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可以把这些词汇分成两到三组,要求他们用这些词语编故事进行口头作文。编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所学词汇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遣词造句能力,比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要好得多。
  这个活动可用来复习词汇。教师从几个单元中挑选出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词汇,把单词写在小纸片上,每张写一个,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轮流派出代表到讲台上来抽取一张写有单词的纸片,然后用英语对单词进行解释,其他同学根据提供的解释猜出该单词,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一组猜出的单词多。这个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还能折射出学生的交际策略。如学生在解释一些像appropriate意义抽象的词汇时,他们会使用迂回的表达方式把它解释成:This word is an adjective and it has a similar meaning with “proper”。这个游戏还可在小组活动中进行,小组成员轮流解释单词,其他人猜,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五.口语训练与语法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David Reibel曾说过:“任何外语句型训练或课堂练习都不可避免地包括两个变量,即语法和语境。”所以只有把语法教学置于真实的情境中,使语言形式与意义和交际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语法教学交际化,才能加深学生对所学语法的理解。要做到语法教学交际化,一般可分三步进行:(1)铺垫:创设情境,将语法项目藏在其中。(2)呈现:教师利用要教的语法知识表达此情此景。(3)运用:组织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参与交际。
  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才能得以形成。课堂中教师能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是英语口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只有创造一个人人参与、个个愿意开口的活跃课堂,口语教学才会有成效。
  
  艾克热木江,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高中英语口语训练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