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如今,在英语教学中,听力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听力的提高不是速成的。本文对会话含意理论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会话含意理论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会话含意;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主要的功能在于交际。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得体运用语言的能力,以达到有效的交际。当代学生需要的不仅是基础语言知识和技能,他们还需要具有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以解决具体交际问题的能力,即语用能力。
一.会话含意相关理论阐述
会话含意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会话含意是交际者通过话语的表面意义,根据特定的语境推导出话语的隐含意义,即语用含意或话语的言外之意。它的主要内容在于合作原则以及运用合作原则的准则来产生会话含意。会话含意理论吸引人的地方是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条或多条准则后可能产生的会话含意,且与特定语境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含意的产生与准则的违反有关。
二.会话含意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发
对于英语听力教学,理解会话含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重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理解会话含意理论对于提高英语听力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会话含意理论的分析,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⑴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力基本技能,更要概括性地向学生介绍会话含意理论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其在听力理解中的积极作用。听力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基本技能方面,更应该注重运用会话含意理论来理解说话人的真正意图。教师可以从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这四个角度分别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听力材料,有意识地准备一些违反这些准则而产生会话含意的听力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训练。
⑵听力材料尽可能的多选择真实材料。
真实的材料,就是普通人用普通的方式说的普通语言。英美人在日常交际时是比较自然的,而学生上课所选择的材料往往是那种比较标准的,没有任何纰漏的材料,这是不符合实际交谈场景的。在日常交际中,任何人都有可能犯一些语法错误,违反一些原则,但在听力课上听的材料是不会听到这样的句子或段落的。而这常常是我们的外语教学失当之处。
⑶教师可以根据“平衡活动法”,将听说训练相结合,以达到语言输入、练习和交际输出之间的平衡。听力课堂上要尽可能的多进行口语练习。在实际生活中,听与说是并存的,口语表达流畅,听力自然不会过差,所以语言教学不能把二者分开来进行。在听力课堂上让学生多进行即兴会话练习,以此模拟真实环境下的会话情景,可以巩固和提高他们理解会话含义的能力,培养其洞察非语言性暗示的能力。因此,应重视学生在口语中运用关联和推理理论,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和内在化。
⑷补充文化背景知识,扫除学生因风俗习惯差异引起的听力理解障碍。因为,话语意义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理解。研究表明:听的能力不仅与听的技能及其熟练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的其他方面的语言能力,如文化背景知识、思维分析能力以及语用推理能力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该国的文化背景知识。由于不同文化在世界观﹑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会话含意常常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障碍。
听力教学可以利用会话含意的研究成果作为指导,特别是在听力理解能力的训练和测试方面,当学生听得清字面内容而不理解话语的真正意图时,教师应讲授一些有关会话含意的理论,帮助学生增强对含蓄语言的理解,掌握正确的会话解码技巧。在听懂语言表层结构的基础上推断话语的真正含意,无疑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语用能力,而使相互的交际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所以听力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上,即培养学生使用正确思路推断言者话语含意的能力。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是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水平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刘世娟,孙边旗.英语听力中的会话含意阴[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罗明星,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