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2年第4期 ID: 155083

  

利用电子技术优化课堂结构

◇ 李正明 郝益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频繁,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先进教育的代名词,然而,先进的技术只有充分、合理的转化为教与学的工具,才能在教学中获得好的效果,从而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合理运用电子白板,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知兴趣,兴趣是由学习过程本身和知识内容的特点引起的,对自己希望看到或喜欢看的,就有兴趣并能较好地理解和记忆。传统的知识传授,基本都是用语言描述的,虽然也可能重现客观世界,但很抽象,学生需要领会,在脑中努力拼凑,去重现客观存在,这是相当困难的过程,然而,有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就可直接把现实世界表现出来。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利用电子白板将春天美好的画面展示给学生,把学生带入春天美好的氛围中去读课文、理解课文、体悟作者的情感,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再如:学习《看云识天气》一课,教师先利用图示,让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云彩,了解各种不同云彩的特点,然后用电子白板展示各种不同的云彩图,教师再做适当的点拨、启发,把不同的云彩与天气情况有机的联系起来,使学生概括出“有什么样的云彩,就会有什么样的天气”的理性认识。
  另一方面,电子白板技术的应用使教师从繁重的板书抄写工作中解脱出来,有利于教师专心地进行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的精彩演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运用电子白板,促进教法和学法的和谐
  《背影》是一篇传统的篇目,教学的重点是动作描写和对话描写。在教学的导引环节,教师先请学生根据课文题目、内容、课后问题,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电子白板上调阅全体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向全班展示,让学生议论、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画面通过动画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然后让学生扮演父子送别、惜别的场面。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投入到合作、探究之中,完成了学习目标。
  在以上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采用目标法去展开学习,通过电子白板的合理运用,达到了教法与学法的和谐。(1)教师能很快了解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有利于采用分类指导的教法。(2)学生也能及时了解其他同学提出的典型问题,适时交流学习方法。(3)课堂上达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运用电子白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电子白板运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型”变为主动的“需要型”。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先让学生欣赏一段配有古典音乐朗诵的能体现苏州园林是“完美图画”的特点的音画录象,并让学生思考: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什么?设计者们是如何实现的?课文2-6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欣赏完录象后,由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分析解决。借助录象,苏州园林的美好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较快的投入到对问题的分析中,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电子白板技术的应用,为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以其巨大的优势成为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应清楚的认识到:使用现代技术的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信息时空,提高学习效率,不能以此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减少学生的思维活动,强化机械训练。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科特点,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不断总结经验,加大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合理选用教学手段,发挥新技术的优势,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李正明,郝益升,教师,现居湖北保康。

利用电子技术优化课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