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能够想象出这样一个世界:一代英豪李逵与假冒他的李鬼走在大道之上,竟然无人可以识别,身无绝术的李鬼同样可以收获到掌声与喝彩;胸无点墨的富人仅仅是花了金钱,就能够取得羡煞旁人的博士学位;大名鼎鼎的某位编剧家所著的所有作品居然都是假别人之手而就。也许,你会觉得这一切似乎不太可能会发生,可是,这些可怕的事情却恰恰发生在我们身边,神不知鬼不觉地蒙蔽着我们的双眼。这些可怕事件的幕后元凶就是一个叫“枪手”的人物。
“枪手”就是那持着枪、四处行侠仗义的人吗?当然不是了!在古时候,“枪手”有另一个名字唤作“捉刀”手。这个“捉刀”的发明者是三国的曹孟德。这曹孟德虽然是一代枭雄,又能文擅武的,绝对是个奇才,可是这人偏偏长着一张对不起观众朋友的面孔。平时,见见自己族里的人也没什么,长得这样,那些百姓们也不敢胡说什么。可是一旦有外族使者来访,那可就纠结了。有一次,匈奴的使者来面见魏王曹孟德,孟德兄急坏了,灵机一动,找了一位身边的“帅哥大臣”冒充自己做魏王,他自己则充当魏王御前的一名武士,拿着刀低调地站在魏王御驾的榻前。此次会见十分成功,那匈奴使者似乎什么也感觉不出来,这让孟德兄有些洋洋得意,暗自窃喜之下,孟德兄立马派了一个间谍去打探匈奴使者对魏王的印象。那名探子后来回复曹孟德说,匈奴使者觉得魏王十分得体、大方且容貌端正,可是他御前的拿刀随从看上去更有气场,心中的欢喜也在瞬间无影无踪,天哪,居然被人看出来了,可是没有人敢于告诉他,这是怎么样的一个状况。孟德兄一气之下就把那位有慧眼的路人使者杀死了。
这就是“捉刀”的最早来历,虽然说曹孟德比那位假冒魏王长得丑一些,可是那位慧眼的使者却悲剧地看出来,并被孟德兄给灭口了。通过这个故事,不知道各位看官发现没有?其实“聘请枪手”的往往都是有实力的高人,明明是有实力的,但是他们却是如此的“精益求精”,深怕别人从他们的身上挑出一点儿的毛病。不但在市面上出现了伪劣产品,连圣洁的遍开“学术之花”的“象牙塔”——大学里也出现了以“枪手”为代表性的“伪学术”群体。这风气从何而来呢?有的是学生为了应付头痛不已的学术任务而雇佣的“枪手”,竟然还有那些传道授业的老师和教授们请的“枪手”。在现代这个相当浮夸的学术环境中,出书立著的目的倏然转变为评上职称的“敲门砖”,并非是为了纯粹的学术研究。这些所谓的著作往往都是由人云亦云的观点堆砌而就的“学术垃圾”,几个人一起的合著实在是一份省力省时的活儿,有的人觉得这些“学术垃圾”是既可以得到名利,还可以减少单个人的出版经费并建立人际关系网络,为更好的评职称作铺垫的。我们的学术界从此没有了“青空”,遍布弄虚作假造就的污浊和泥淖。论文的园地“硬生生”地被改作了商业化的“交易平台”,让人可悲可叹。
此外,还有一个群体就是名作家。这些作家其实早已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可是他们却不愿意再和“辛苦的工作”搭上一点儿的关系。“80后”的几位大名鼎鼎的作家如郭敬明曾多次被曝光找枪手写作,还引起不小的网络风波,遥想当年这些旧时代的作家们,他们为了能够生动地反映出他们书里写到的场景,都恨不得亲身体验,还有汤显祖在写《牡丹亭》的时候达到了人与书的“合二为一”,他自己仿佛成为了剧中人,与里边的人物同喜同悲。这些老作家们与他们的作品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看看如今,这些作家与他们的作品早已是一种利用关系,只要挂个名字就是他的作品,无论出自谁的手笔。如果是娱乐界的出书,更是闹得不可开交了,明星任意请人代写更是成为家常便饭。
让我们再将视线转移到愿意成为“枪手”的人们,不知道该用怎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他们,是惋惜或是鄙夷?惋惜是觉得他们的不值,空有满腹的才华却甘于沦为别人的幕后写手,以自己天赋异禀的才华换取那与他的才华完全不相匹配的可怜报酬。鄙夷是因为他们这群人的畏首畏尾、弄虚作假与那些聘请“枪手”的人完全一样。想想这些枪手们,他们是有真才实学的,为了探索知识,他们呕心沥血,为了写出好的文字,他们时常寻找灵感,甚至有人为了写作,甚至到了夜不能寐的程度。的确,有些人是为生计所迫,他们只能依靠做这些事情来满足温饱问题,但是他们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去以自己的名字去发表,为什么就如此甘心依附于他人的背后呢?这里又要举一个为当枪手而酿成的惨剧,有一名叫刘光的大学生在大学即将毕业前在替别人考四级的时候“意外”身亡。刘光是重庆某大学的大四学生,他成绩优秀,但是他的家庭为了供他上大学几近一贫如洗了,刘光也是为生活所迫而当起了“枪手”,他依靠“枪手”这份职业赚到了生活所需费用,最后用生命还清了家里为他读书欠下的债务。这是多么不幸,同时是非常不值的。
枪手虽然暂时为人取得了名誉、财富甚至是地位,但是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却在腐蚀着人们奋斗的斗志,让人觉得“不劳而获”是允许的。再纵观这枪手雇主以及“枪手”,不难发现隐藏在这“枪手”之风背后的无止尽的贪婪欲望。正是贪婪让人丧失了道德的良知,丧失了斗志,丧失了自我争取的勇气。从表面上看,枪手让人变得懒惰;但是从长远来看,它却是让人变得懒惰,不思进取。所以枪手之风只是取得一时之省时,一时之快乐,一时之利益,却殆害了一世之追求,一世之斗志,一世之进步。所以,我们要和枪手勇敢地说“STOP!”
王焜昱,浙江镇海中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