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2年第4期 ID: 155084

[ 秦冬梅 文选 ]   

细节描写面面观

◇ 秦冬梅

  内容摘要:绘画可用细节描写,文章也要有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很多类型,它们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关键词:细节描写; 人物形象; 性格特点;
  米芾是宋代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他在涟水做官时,有人拿了唐代画家戴嵩的《牛图》沿街叫卖,米芾见了爱不释手,借了带回衙门,自己摹了一幅。看了戴嵩的《牛图》,越看越爱,起了私心,就把自己的摹本拿给卖画人了,米芾得了真本,正在高兴,不料第二天卖画人找来了,他说:“请把真本还给我吧!”米芾吃了一惊,连忙问道:“你怎么看出来的?”卖画人说:“我那真本的牛眼珠里有牧童的影子,这幅画里没有,一定是你临摹的。”戴嵩《牛图》中的童子影就是一个细节,它在整幅图画中,虽然只是一个细微的地方,但却是整幅图画的精神所在,有了它,才能区别出真假《牛图》。
  绘画可用细节描写,文章也要有细节描写。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是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装饰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的描写。
  1.肖像细节。即描写人物的音容笑貌。阿累的《一面》写道:“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这个细节,表现了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不屈的大无畏精神。
  2.服饰细节。即描写人物的衣着打扮。鲁迅的《孔乙己》写道:“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作者描写长衫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他很穷,又说明他很懒。不肯脱下长衫,是惟恐失去读书人的身份。这个细节描写,揭示他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把他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揭示得入木三分。
  3.景物细节。即描写细小的自然景物。伏尼契的《二六七号牢房》,写“我”被打得脓血淋漓、动弹不得的时候,“老爸爸”利用放风的时机采来了一小朵雏菊和一根青草。这一小小的景物,具有典型意义,它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是处于黑暗环境中对光明未来的希望。
  4.动作细节。即描写人物的细小动作。魏巍的《我的老师》,写蔡老师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老师的这一细小动作,极富情趣地表现了蔡老师非常热爱孩子。
  有篇学生作文《亲情》写道:“今天,家里吃蟹,父亲见我吃得很香,便把他那只也给了我,我吃完了,放下碗出去玩了,跑回家要球拍时,我发现父亲正在吃他刚才给我并被我吃得精光的那只蟹壳,生怕漏掉了什么。最后,实在在里头找不到什么,他又把饭填进蟹壳,津津有味的吃起来。”这段文字描写了吃蟹壳的细节,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5.心理细节。描写人们细微的心理活动。都德的《最后一课》写道:“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就这样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这段文字是心理细节描写。表现我上最后一课时懊悔的心情。
  6.事物细节。即描写细小的事物,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柳青的《创业史》写梁生宝在小饭馆吃完汤面,喝了面汤,便取下口袋中的别针,掏出红布小包,再打开一层纸,才取出那五分钱。这个细节表现了梁生宝这个翻身农民一心为公的品质。
  7.事件细节。即描写细小事件,表现人物性格。契诃夫的《醋粟》:“有一回我正在一个火车站检查牲口,正巧有个马贩子摔到火车头底下,压断了一条腿。我们把他抬到候车室里,血汩汩地流,样子真是可怕,可是他老求大家找回他的腿,老是着急;原来那条压断的腿所穿的靴子里有二十卢布,他深怕那点钱丢了。”这段文字写了马贩子求人找回断腿的事件,突出地表现了他爱财如命的性格。
  8.痕迹细节。描写事物上留下的痕迹。茹志鹃在《百合花》中,写小通讯员借被子时,匆忙中把肩上剐破了一个洞,因而使读者闭上眼睛,就仿佛看见了一个肩上飘着破衣片的小通讯员的形象。这个细节表现了小通讯员质朴、善良、活泼的性格。
  
  秦冬梅,教师,现居江苏铜山。

细节描写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