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2年第4期 ID: 155080

[ 吴丽萍 文选 ]   

关于高中新生的疏导教育

◇ 吴丽萍

  从2007年9月开始,肃北、阿克塞县高中实行异地办学,两个民族县的高中生到敦煌就读。面对民族县的学生来说高一更是一个“坎”。有些学生,因为不能及时调适心理,使暂时性的适应困难演变成长期困扰他们学习、生活的心理障碍。所以,在异地办学中,重视民族县高一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对高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对异地办学以来民族县高一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略陈管见。
  一.因生活环境的改变引起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
  肃北、阿克塞学生离开初中熟悉的校园、老师、同学,面对的是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他们非常希望尽快融入新集体。但因为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缺乏足够的交际技巧,常常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
   1.思乡。有很多学生过去一直生活在肃北、阿克塞。在进校初期,由于地域环境的极大反差,他们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思乡情结。一些学生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一下子就想到了家乡,并想要回家。
  疏导策略:开展以《思念也是一种成长》为主体的心理辅导课,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思乡情绪;组织集体活动,让学生在集体的活动中忘却思乡的愁绪;建立学校与家庭沟通的顺畅渠道。
  2.孤独无依。高中相对于过去的学习、生活环境,全然不同。学生不认识、老师不认识。而要全然熟悉这些,在短时间内又不可能,所以有很多学生产生了孤独无依的心理。
  疏导策略:要给家长、学生打好预防针,帮学生做好心理准备;新生到校后,应在最早的时间内,组织新生参观校园、校舍,介绍校史,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最大限度地消除陌生感;加强生活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因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的改变引起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
  不少高一新生由于对新学段缺乏认识或认识不足,仍沿用学习初中课程的方法来学习高中课程,不能根据高中学习生活的新特点进行调整,因而在学习上显得很被动,进而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
  1.焦虑、恐慌、担忧。因高中课程增加、难度提高、作业量增大,使学生一下子不能适应,常有束手无策。有学生说进入高中一个月,他几乎已经成了一个作业的机器人。面对着每天滚滚而来的试卷,简直手足无措。还有学生说以前上初中时,可以通过延长时间来提高学习,到了高中,就连睡眠也不够的,更不用说延长时间了。
  疏导策略:对学生进行时间管理方面的教育,建议学生每天将自己要做的事写下来,依时间缓急、重要与否,排一个顺序。然后依次进行处理,每完成一项,就立即划去;树立学生的效率意识,教育学生:高中不仅要刻苦,更要提高学习的效率,不能像过去一样,打消耗战,高中课程多,时间紧,是没有多少空余时间用来消耗的。
  2.自卑。这类心理问题主要出现在考入重点班的学生身上。他们过去都是初中班级中的佼佼者。但是由于高中课程难度的增加、各人的学习接受能力的高低不同,有的学生不能再像初中那样在新的班级中笑傲群雄,产生了深深的失落感。其中,成绩下降较大的同学,甚至产生了深重的自卑情结。
  疏导策略:要求学生正确认识初中成绩与现在成绩的关系,它们并不必然的表示高中仍然会如此的优秀;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交流,增强他们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智感和自信心,提高学生控制和调适自我情绪的能力;组织学习方法交流会,印发学习方法指导系列文章,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提倡主动学习,要求学生多向老师请教问题。
  三.因青春期身体发育引起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
  从身体发育看,高一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更加渴望与异性交流,但又掌握不好分寸,这些都困扰着他们的内心。
  1.对异性交往过分好奇。好奇本来不是心理问题,但因为学生所处的特定年龄阶段,对异性交往的过分好奇导致了一些不良心理。
  疏导策略:学校要通过大大方方的性教育,让学生以非常坦诚的态度去面对性,在性心理发育过程中少走弯路;心理疏导要和家长配合。
  2.刻意寻找爱情的感觉。寻找爱情没有错,但过早的寻找爱情是一种美丽的错误。在新鲜感的冲击下,有些学生开始寻找“爱情的感觉”。
  疏导策略:选择比较宽松的气氛和学生共同看关于早恋的课件《花开太早是个美丽的错》,通过师生共同看课件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早恋;通过具体的实例上学生明白早恋的危害。
  
  吴丽萍,女,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9级教育硕士。

关于高中新生的疏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