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2年第4期 ID: 155088

[ 刘相 文选 ]   

怎样把作文写得有文采

◇ 刘相

  内容摘要:学生如何把作文写得有文采斐然,历来是作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人在此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结合具体的学生作文来谈一谈加强作文文采的方法。
  关键词:作文; 文采; 教学体会;
  孔子提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中的“文”就是我们说的“文采”,意思是说话如果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下来。怎样才能写出文采呢?
  (一)活用词义。这是指在文章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选用那形象词语,取代那些抽象的词语。高考佳作《眼泪是什么》写道:“有的眼泪在脸颊上一滑而逝;有的眼泪却躺在深深的皱纹中,润湿着,不肯离去。”句中“躺”的本义是动物仰卧,写出了泪水浸在皱纹中的形象,能使人联想起人们躺着的情态。这要比用“停”字生动形象多了。
  (二)活用词性。这是把本属于甲词性的词语,临时活用为乙词性。从而增强语言的形象性。高考佳作《春天是多彩多姿的》写道:“一阵东风吹过,红了桃花,绿了小草,季节又春起来了。”句中出现了三个活用词:“红”和“绿”本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是使动用法,可以理解为(东风)使桃花红了,使小草绿了;“春”本是名词,在句中活用为动词,意思为(季节)又到春天了。这样活用词性,使语言精炼而且新颖,给人生动形象的感觉。
  (三)拟声绘色。这是指把客观事物的声音和色彩描写出来。以增强形象性和生动性。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色。高考佳作《春天是多彩多次姿的》写道:“春天是什么,春天是桃花的绯红,是蚕豆花的淡紫,是垂柳的水绿;春天是黄莺的嘤咛,是燕子的呢喃,是蜜蜂的吟哦。”句中分别描写了三种植物的颜色:绯红、淡紫、水绿,三种动物的声音:嘤咛、呢喃、吟哦。真可谓有声有色,给读者以赏心悦目的美感。如果去掉这些描写,文章必然苍白无力。
  (四)摹形状物。这是指如实地描写客观事物的形状,从而给人具体生动的形象。赵翼如的《味,在酸咸苦辣间》写道:我还尤爱吃粘粘的糕团,如小巧珠子般滚滚溜溜的元宵,甜丝丝,软乎乎,粘在唇上,粘在胸口,仿佛把心也弄柔了。那绵绵软软的糯米粉儿,就此揉进了我的生命中。句中用“滚滚溜溜”、“甜丝丝”、“软乎乎”、“绵绵软软”等词语,描写了元宵的形状、质地,显得生动形象。
  (五)增加修饰语。有的句子只有主干,没有枝叶。这样的句子只有骨架,没有血肉,苍白无力,读来乏味。如果能给中心语恰切地增加修饰语,定能使语言增色不少。高考佳作《世界因多彩而精彩》写道:“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这段话分别在“豪放”、“低沉”、“旷达”、“婉约”前边,增加诗人优美的诗句,作为修饰语,从而使文章生动形象,文采斐然。
  (六)引用诗词佳句、名言警句。这样做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显示作者的学养深厚。学生佳作《谈开卷有益》开头写道:“培根有句名言,‘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修辞与逻辑使人善辩。’一言以蔽之,开卷有益。”这段话运用名人名言,给文章增色不少。
  (七)句式灵活多样。从语气上来说,可用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从结构上说,可用整句、散句。从字数上说,可用长句、短句。高考佳作《世界因多彩而精彩》:“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就给我一双慧眼吧!用它,去领略春华、秋实,夏炎与冬寒;用它,去笑对阴晴圆缺、潮起云落。我相信,只有百花齐放,才是春满人间,那又何必去追求一枝独秀呢?因为世界因多彩而精彩!”这段话有长句、短句,有感叹句、疑问句、陈述句。运用多种句式,显得行文灵活多样,生动活泼。
  (八)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比拟、通感是为了把话说得生动形象;反问、夸张、反复是为了把话说得铿锵有力,排比、顶针、对偶是为了把话说得整齐而富有气势。高考佳作《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写道:“雨后在墙角的牵牛花,有人说它像是一个受了伤的小姑娘,在慢慢地舔着伤口;又有人说它是一位刚洗过澡的快乐的天使,在等待临风绽放……面对满是沟壑的地方,有人说它是后羿射日的立足点;有人说它是精卫填海的取料处;又有人说它是夸父追日的歇脚地……”这段话运用排比、反复,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运用比喻、拟人,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刘相,教师,现居江苏铜山。

怎样把作文写得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