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旨在介绍任务型教学的内涵、实例分析以及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意义,进一步说明在听力教学中展开任务型教学实践的意义。
关键词:英语听力; 任务型教学; 互动;
1.引言
现行的听力课堂的形式仅在于录音机、单词表、磁带和标准答案这些硬件设施的使用上,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教师对如何通过听力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听力的能力以及通过听的渠道增加语言的输入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2.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程序及其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指教师围绕某一个话题,某一种语言形式选择、设计带有功能性目的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再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理解和运用语言。
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 (1996)提出了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任务实施前的准备、任务的实施及语言焦点,本文以《大学英语基础教程》Book4 Unit5,“Olympics”一课为例分析听力教学在任务型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2.1任务实施前的准备
任务实施前的准备阶段包括介绍话题和任务。上课伊始,教师可根据本节课听、学话题抛出与学生实际经验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如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topic “Olympics”。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it? What kind of sports will be taken in the Olympics? 注意在布置任务时,教师要以简明的语言让学生知道小组总任务是什么,如何开展此任务,任务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且目标越具体越好。这些活动能起到激活、启发调动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和背景介绍新的语言知识、然后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思维图,引导学生按任务的要求更好地理解任务的作用。
2.2任务的实施阶段
任务的实施阶段包括任务、计划和报告。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任务、协商解决任务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并不直接参与。如“Olympics”一课在任务的实施阶段首先根据标题和所列重点词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在预测之前必须消除一些语言理解上的障碍,即对新单词的理解。之后让学生看练习题,让学生明白整篇文章的听力重点并帮助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鼓励学生尽可能用目的语猜答案,允许语法错误。放第一遍录音,学生在小组内核对答案、检查假设、讨论、列出第二遍时应注意的问题。放第二遍录音,学生一起核对答案。教师鼓励每组同学进行讨论,对完成的整个任务进行回顾,最后各组选代表在班里汇报,听众把他们的发现与自己的加以比较,发表评论。
2.3语言焦点阶段
语言焦点阶段包括分析和操练。教师让学生再听一遍录音,尽可能跟读录音,纠正自己容易出现发音错误的词,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以便提高学生口语的能力。必要时可将整个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讨论我们在这一单元所学的语言点以及听力技巧以及在今后的运用,目的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一阶段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分析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分析录音中出现的一些语言特点,在分析中或分析后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
3.结语
引进任务型教学到听力教学的课堂中,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由“教授者”的角色向“互动者”的角色转变,教师融入学生当中,学生融入课堂教学当中,真正的实现师生互动,使学生能够进行真实的交流合作。通过任务型教学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使我国听力教学真正的走出“哑巴英语”的围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实践能力,提高我国听力英语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淑清,韩幼萍,张金秀.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2]鲁子问.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张正东,李少伶.英语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4]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宫小娜,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