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现状,介绍了关联理论的含义,该理论可以应用于教学中,指导阅读教学,改变原有的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关联理论; 语境关联; 阅读;
一.引言
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透过这些文本文字,教师帮助学生建构认知和阅读的技巧和能力,使学生能通过自主阅读了解这些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意义,达到吸收知识,交流思想,促进成长,提高英语语言素养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然而反思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师通常主导阅读材料的解释,从词到句,对文章逐句讲解,逐段分析。结合罗森布拉特(Rosenblatt)提出的阅读理解的字面理解、推断理解、评价理解、欣赏理解的四个层次,本文将借鉴关联理论,并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关联理论把握文章整体脉络,从而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二.关联理论
交际是人类生活的需要,是语言存在的价值所在。1986年Sperber和Wilson在他们合著的专著《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语言交际的实质,提出了关联理论。他们认为在语言交际中,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利用所有经验进行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将语言的字面意义与可能隐含的认知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再结合语境假设,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其中最具关联性的解释去构建对话语理解的心理表征,实现用最少的努力去获得最完美、准确的理解。
三.关联理论与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就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际活动。与口语交际不同的是,作者与读者不能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因此更容易出现误读误解的情况。在阅读中读者必须对原作的认知语境进行推理,做出语境假设,寻找最佳关联的文化信息,弄清原作的交际意图,再结合自己的认知语境,做出最具语境相应的明示。一段语篇通常具有两层意义:一层是由构成句子的词汇意义而产生的表层意义,另一层则是由特定语境所决定的深层话语含义,也就是语用含义。对于第一层语义,读者可以通过词汇含义的掌握和句子成分分析来领会,而对于第二层含义的理解则是一个难点。因为表层意思相同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下就有了不同的含义,要准确理解就必须将它与具体的语境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例如:The river has been dry for a long time. Everyone attended the funeral.
那条河干了好长时间了。大家都参加了葬礼。
那条河干了好长时间了。大家都参加河神的葬礼。
如果河干了好长时间,河神就死了。河神一死就要举行葬礼。那条河干了好长时间了,因此大家都参加了葬礼。
(1)对于认知语境差的人而言,关联度较低,所付出的努力就大。为了更好的语境效果,就有必要把“葬礼”中缺省的成分凸显出来,而译作(2)就把蕴含于“葬礼”的缺省成分,即“河神”凸显出来了,以使读者找到“河干了”与“河神的葬礼”之间的关联性。(3)虽然语境效果好,但包含了隐含的成分,即不属于翻译的成分,违反了两种语篇之间的趋同原则。运用关联理论,关联性=语境效果/处理努力。在同等条件下,处理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
四.小结
关联理论研究的核心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人类思维存在的、自动的、潜意识的推理过程,并对许多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了新的解释和分析,为大学英语教师解决英语阅读教学中这些常见的难点和疑问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用一个新的视野去研究英语阅读教学和阅读的学习策略,能够解决长期困扰英语阅读教学的难题, 找到一种更适合于中国人学习外语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刘绍忠.关联理论的交际观[J].现代外语,1997(2).
[3]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张丽娜.图式与语境:阅读教学研究的两个切入点之比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70-72.
[5]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5.
韩笑,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