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11年第5期 ID: 151351

[ 周新民 文选 ]   

《可可西里狼》:现代地理博物小说

◇ 周新民

  地理博物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类型。地理博物小说源于先秦的地理学和博物学。战国时代《山海经》是地理博物小说产生的标志。外表记地理、物产,但“好怪而妄言”,充满了荒诞的内容,是地理博物小说的基本特征。汉代的《神异经》、《十洲记》已是成熟的地理博物小说。魏、晋、南北朝的《博物志》、《玄中记》、《述异记》则是地理博物小说高峰期的作品,而以《博物志》成就较高。地理博物体小说在题材上,以追求远力珍异为目标。《山海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山川道里物产及远国异民;《神异经》“略于山川道里而详于异物”;《十洲记》热衷介绍道家的大丘灵阜、真仙神官、仙草灵药、甘液玉英、奇禽异兽;《博物志》着力异境奇物的记叙。地理博物小说这一重要小说叙事类型随着人们对于自然的了解和科技的进步而逐渐退出小说叙事视野。不过,随着对人和自然关系在进一步变化,人们不再把自然看做是完全可以控制、支配的对象,自然以其新异的面貌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接受现代思想烛照的地理博物小说再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可可西里狼》是其中的代表作。
  顾名思义,《可可西里狼》是一部描述可可西里地理物产的小说。小说大致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进入可可西里的解放军测绘小分队在可可西里的活动与见闻。小说的这一部分极力描写可可西里地理与物产的独特之处。可可西里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恶劣,气温极低,长期以来无人进入,因此,被称为无人区。小说在叙述中一一展示可可西里的独特性。狼、鷲雕、蛇、黄羚羊、牦牛等动物构成了这里的生命世界,并且形成了独到的食物链。例如:鷲雕在空旷的地方,能轻松地杀死狼,而灌木丛对于鷲雕而言,则是死亡之地,狼能把凶猛的鷲雕撕成两半。鷲雕能杀死凶猛、狡猾的狼,但是,却常常丧命在蛇口。这里的动物由于没有和人类相处的习惯,一些温顺的动物如黄羚羊,见人并不陌生。但是,是人类的到来,让这些温顺的动物称为也学会了对人类避而远之。牦牛在同伴被人类杀死后,也倔强地为同伴复仇,直至死亡。不仅可可西里的生命世界对于人类而言,是新奇的,可可西里的地理特征也对于人类而言是充满变数。站在小丘上测绘的士兵,在雷电来临时,竟烧焦。草甸会悄无声息地偷摸测绘小分队的汽车、弹药,不留一丝痕迹。沼泽也会在人们的眼前一点一点地吞没人,让旁人惊慌失措,雷教导员就是这样丧命可可西里的。小说在这部分的叙述,充分地展示了可可西里以其自然世界的固有逻辑,表现出不同于人类社会的种种特点。在这一部分的叙述之中,《可可西里狼》借助传统地理博物小说的叙事传统,极尽能事地渲染了可可西里作为无人区的神秘。而小说的中仁丹才旺,藏族向导处处以藏族的文化独特之处示人,时常宣称可可西里是佛祖的圣地,不可轻入,则更进一步展示了它的神秘性。总之,《可可西里狼》的上部,以展示可可西里地理、物产的特殊性,表现了自然界独有的生命逻辑与秩序。
  小说下半部分的叙述重心开始发生变化,不再局限于对可可西里原有物产的记叙和地理状貌的描绘,转而叙述发生在可可西里一幕幕悲壮、惨烈的故事。下部分在可可西里悲壮、惨烈故事的叙述之中,隐含着可可西里的开发与保护二元对立结构。测绘小分队对可可西里地貌的测绘,发现了可可西里丰饶的物产,也勘测出了可可西里蕴藏着丰富的财富。为了发展经济,开发可可西里成为必然选择。而开发必然引起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开发与保护的二元对立,成为可可西里的主要矛盾。小说这部分叙述内容为《可可西里狼》在传统地理博物叙述传统注入了时代色彩。
  可可西里丰富的物产为人类带来了宝贵的财产。人们纷纷来到可可西里开采黄金,猎杀动物。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环境与物产,政府出面组织了可可西里开发办,由测绘小分队退伍军人王勇刚、李石柱担任主任、副主任表职务。王勇刚、李石柱承担了维护可可西里开发秩序,保护了可可西里环境,也为国家创造了财富。王勇刚和李石柱一起,为了可可西里通进入可可西里开采的各种势力展开了斗争。然而,开放的社会环境,外界强大的物质利益的诱惑,让王勇刚很快丧失了基本立场,很快站在了可可西里的对立面。王勇刚耐不住寂寞,也难以忍受清贫,被大城市的花花世界迷乱了双眼。他从广州回到可可西里后,成立了可可西里开发公司,收编了所有进入可可西里的开发力量,成为“可可西里王”。财富与野心的膨胀,使王勇刚陷入到欲海之中,难以自拔。他为了财富,不惜过渡开采可可西里,大肆捕杀藏羚羊,甚至把珍稀动物的皮毛走私到国外。这时的王刚从可可西里的守护神蜕化为可可西里破坏者。王勇刚蜕化为可可西里的破坏者的同时,他的战友李石柱却坚守着可可西里,成为可可西里的守护神,一心一意地守护着可可西里。他建立了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站,长年累月地坚守在瞭望台里,守护着这片土地。他的妻子也放弃大城市的优厚待遇,和他一起守护在这里,过着极其艰难生活。李石柱最终和王勇刚走上了对立面。为了完成走私五千张藏羚羊的任务,王勇刚的人马决定大肆猎杀藏羚羊。李石柱坚决阻止,最终,李石柱死在乱枪之下。
  小说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主要叙述可可西里的地理与物产,叙述自然的诡异、神奇,显示了自然界可可西里不同于人类社会的自然尺度。在可可西里,生命与生命和谐相依,构成了自然界充满生机的世界。小说的下部分则从另外的角度人手,极力铺排人类充满私欲,泛滥开发可可西里种种景象。于是,我们便可以看到,小说无意中建立起了自然和人类相对立的结构。《可可西里狼》叙写自然的智慧、自然的奇妙,也写出了自然的伦理尺度。在小说的上部分,在可可西里自然生命的烛照下,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人和人之间,测绘小分队成员之间,建立起了生死相依的深厚情感。正是这种情感,在王勇刚深陷泥沼,生命岌岌可危之际,雷教导员舍命相救。《可可西里狼》的上半部分在描绘可可西里的自然状貌时,也动情地叙述测绘小分队成员之间生命相依的情感与伦理,表现出了人和自然的相互守望的伦理价值与意义。然而,《可可西里狼》的下半部分,小说叙述了人们为了财富,不惜肆虐地开发可可西里的种种乱像。在可可西里的守护与开发的对立中,自然,包括富有生命的动物,不再是人类生命相依的存在对象,而是人类的财富载体。这是自然与人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王勇刚这位测绘小分队的成员,在世俗生活面前,彻底堕落,成为物质社会的有机体。他建豪宅,开豪车,生活腐化堕落,以赚取金钱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在财富面前,他彻底丧失了自我,即是曾今生死相依的战友的金玉良言,也听不进去,甚至为了走私藏羚羊的皮毛,不惜牺牲战友李石柱的生命。
  近些年,生态文学在崛起。生态文学在抒发人类的自然情感、批判人类对于自然的功利主义态度与行动等方面,取得了成就。但是,生态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危机,一些作品过分描述自然的神奇,沉醉于“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之中。《可可西里狼》的可贵之处在于,借鉴传统地理博物小说叙述传统,着力于可可西里地理与物产的描绘,展示自然和人之间的伦理态度。以自然间和谐的伦理观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人对待自然的尺度就是人与人之间价值尺度的命题。王勇刚人生观态度的转变,熔铸了《可可西里狼》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也把传统生态文学过分纠缠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叙述,扩展到在人和自然的背景中叙述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叙述上。

《可可西里狼》:现代地理博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