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11年第5期 ID: 151360

[ 孙瑞霞 文选 ]   

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阅读指导

◇ 孙瑞霞

  内容摘要:在长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认为必须改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教学应以语言训练为载体,以思维训练为内核,以学生操练为主旋律。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思路,授以具体的操作方法,从而使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技能和技巧。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读书 操练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教材只是“半亩方塘”,浩淼的阅读世界可算是“天光云影”。既有荷红叶翠,又有白云蓝天,学生怎会不流连忘返,乐不思归呢?要使语文教学臻于此境,必得开启阅读世界的门户,构建学生自主阅读的体系。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必须改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教学应以语言训练为载体,以思维训练为内核,以学生操练为主旋律。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思路,授以具体的操作方法,从而使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技能和技巧。为了充分发挥阅读的功效,指导学生遵循“活读书,读书活,读活书、重操练”的阅读原则进行阅读。
  
  一 活读书
  
  活读书表现在灵活的选择阅读的课型、阅读方法等方面,我根据阅读课的不同层次,梯度,把阅读课分为自由阅读,规定阅读和欣赏阅读,教读课根据学生的爱好和阅读教材的特点,灵活穿插运用,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1 自由阅读,学生自由选择读物,只要内容是积极健康的就可,进行各种方式的自由阅读,最后通过评出“最上镜文章”、“最上镜推荐人”、“最佳读书笔记”,监测学生的阅读效果,将阅读教学落到了实处。
  
  2 规定阅读,是一种“以一带多,以点带面”的阅读形式。让学生提前一周自己确立主题,然后查阅,搜集,整理材料,课堂上重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进行荐读评析。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3 欣赏阅读,主要从三方面进行突破,一是词语品味,二是语境感悟,三是风格品评,通过联想,想象等方法开阔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入境想象拓展阅读新视野,完成对自我,对人生,对美的感悟和升华。例:我在教读《土地的誓言》一文时,就运用了欣赏阅读,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描写东北景色、物产时的密集的意象,如白桦林、红高梁、马群、黑土地等,抓住这些事物的特点,品味其中大量的形容词和短语的修饰作用,并且强调语言引起的“联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品味事物带上的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意味。这样,学生就能够很自然的体会出作者对故土的深深热爱与眷念之情,达到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共鸣,收到了较好的阅读效果。
  
  二 读书活
  
  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在《爱的生活》中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在学生读什么的问题上,我没有给学生设太多的禁区,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阅读兴趣,有的喜欢古诗,有的喜欢科幻文章,有的仰慕海明威,有的青睐冰心,各人有各人的兴趣,各人有各人的口味,只要健康向上,都可以自由阅读。
  
  三 读活书
  
  有字书要读,无字书更要读,语文与生活同在,电视、网络、广播等都是语文教育资源,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这些语文教育资源,拓宽语文教育的内容、形式、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例如:通过演课本剧,朗诵会,故事会等形式都潜移默化的起到了提高学生语文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四 重操练
  
  阅读技能的形成要通过学生的语文实践——操练来实现。操练,就是把学到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运用到阅读训练中去。操练的过程就是知识迁移和提高阅读技能的过程。训练可采用多种形式。一是精选阅读练习题,通过设疑解疑训练,让学生把握三个思路,即文章思路,通过整体阅读训练完成对文脉文意的理解与把握;命题思路,通过指向解疑训练,明确命题角度及试题编排特点;阅读思路,通过解疑阅读过程,把解题思路、文章思路和命题思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阅读思维模式,同时提高解题操作技能的水平。二是引导学生自行设计阅读题。“学贵有疑”,解疑难,设疑更难,学生由被动解疑,到自能解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不仅使阅读能力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题目的设置中,学生对阅读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仅训练了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而且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叶圣陶说:“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导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的方法,必须在训练中结合互助、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自主的学习训练中达到心领神会,这样,提高阅读本领也就不难了。我坚信语文教学一定会在素质教育中发出灿烂的光彩。

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