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11年第5期 ID: 151388

[ 李真慧 文选 ]   

高校教育中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培养

◇ 李真慧

  内容摘要: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精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中流砥柱。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使其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意识,是决定我国未来发展前途和命运的一项战略性课题。本文从阐述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培养大学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领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可持续发展理念 培养意义 培养方法
  
  一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的意义
  
  1.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1世纪,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类本身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迎接这些挑战,当今国际社会己广泛认同一种全新的发展观一可持续发展。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一个根本变革。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影响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导致全社会的深刻变革。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两大发展战略,在面向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时代进步的必然。其重要性在于它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现代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是指个人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并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质量水平。因而素质具有迁移作用或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成分,是未来发展的潜在基础。作为提高素质的教育来说,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质量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素质教育重要的外部因素,同样地,素质教育应把着力点放在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上。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人,这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最直接体现。
  
  2.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对全民族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具有拉动和辐射作用
  (1) 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度大
  大学生是对国家前途和命运最关心的群体,从近代的“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到1999年抗议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事件等等都说明了大学生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一方面具有独立思考和明辩曲直的成熟心理和能力,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从而使社会上的人对大学生具有一种“迷恋”情结。因而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度是巨大的。
  (2) 大学生在社会上的作用辐射面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专业门类越来越全,专业也越来越细,大学生群体的层次也越来越复杂,既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又有本科、专科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生,甚至还有自学考试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等等。一方面,随着“大众化”的教育理念的提出,高等学校的扩招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群体的绝对数量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异地求学、异地就业,使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上的辐射作用日益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群体是承载知识的载体,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对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终于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的可持续发展观。既然是一种发展观,就必然关注发展,并且发展的基石则是经济发展。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对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将在未来的工作中显现出来,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大学生群体是社会未来发展的潜在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意识将贯穿大学生未来工作的始终。大学时代是自身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大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将会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在未来工作中的态度,因为他们是解决未来社会出现的与可持续发展有关各种问题的主体。
  
  二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途径
  
  1. 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
  首先是高校中要有很多人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些人主要由管理人员、教师和一部分学生组成。只有大量的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有一定的理解,那么他们日常的言论、工作和学习才会贯穿着这种理念。整个校园也就较容易形成探讨研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风气。即使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接纳这种新的理念。其次就是高校要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工作。一方面要通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学科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可持续发展理念较为全面和深刻的含义。另一方面则是高校要开展各种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各种活动,可以包括讲座、社会实践、参观考察以及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主题的各种文体活动。这些宣传工作做好了,就能在整个校园形成一种人人关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好风气。
  
  2. 发挥辅导员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的作用
  辅导员在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具有极特殊的作用。辅导员,顾名思义,其主要任务是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与一般的任课教师不一样,辅导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同时还必须与学生保持经常的接触。这就使辅导员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辅导员可以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就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育,比如节约用水用电、协调同学关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等等。还可以与学生探讨做事、做人的道理,使学生从这些道理中感悟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可贵,从而进一步地思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辅导员要做好这些工作除必须具备较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熟悉青年的心理特点,这就对辅导员队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启用一批更有水平更有经验的教师来负责辅导员的工作,将对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是很有好处的。在他们的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学生们将感悟到做事、做人的道理,这对学生今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将是很有好处的。
  
  3. 通过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的熏陶
  首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来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逐步地接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其次可以开展多种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关的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活动。学术报告人既可以是教授、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在这方面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上述是工作的大概的几个方面,具体的措施可观各校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利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熏陶,从而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将需要长期的努力。
  
  4. 应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
  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培养起学生的理论水平,但是要锻炼学生解决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就必须通过实践来培养。高校应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使企事业单位能够接纳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将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既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去关注工作和生产过程中的是否有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如果能够找到适当的解决办法,不仅给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改进做出了贡献,而且对大学生自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本领的培养也是很有好处的。
  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群体,作为“全民族”的一个子集,其强大的辐射面及对未来发展的潜在指导意义不容忽视。加强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本文从阐述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要性人手,探讨了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培养大学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领的途径。希望能对高校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许建领,《可持续发展视野中的素质教育》,《江西教育科研》.08.6.
  2. 彭绪亚等,《可持续发展思想和人才素质培养》,《高等建筑教育》,09.6.
  3. 潘愚元等,《可持续发展思想和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研究》,10.3.

高校教育中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