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9774

[ 王颖 文选 ] [ 王颖 文选 ]   

刍议《大卫.科波菲尔》中人道主义精神

◇ 王颖

  摘 要:查尔斯·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的伟大作家。《大卫·科波菲尔》是他极富自传性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狄更斯通过对大卫·科波菲尔、辟果提、汉姆及贝西姨婆等人物的塑造,展现了其人道主义精神。
  关键词:狄更斯 批判现实主义 人道主义精神
  
  一、狄更斯的成长对其作品的影响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毕生的活动和创作始终与时代同步。狄更斯以写实的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凶残,以深切同情的笔触展示了下层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大卫·科波菲尔》是他极富自传性质的小说,也是最能体现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的一部作品。
  狄更斯小时候家庭比较贫困。约翰·狄更斯(其父)收入不多,却喜欢挥霍,常常债台高筑,最后竟因此被关进债务人监狱。狄更斯11岁那年为了替家庭减轻一点负担,经过父母的联系,他在12岁生日那天被送进一家皮鞋油厂当童工。常常有一些年龄与他相仿的孩子,一面吃着果酱蛋糕,一面把鼻子压在玻璃上,观看他的动作和表情。这严重地挫伤了狄更斯的自尊心,使他受到极大伤害。另一方面这又使他形成了对下层人民特别是贫苦儿童深切同情的心态。从那时起狄更斯就开始在内心形成了一种渴望──渴望温暖的关怀,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助。狄更斯没有想到也或许他不愿意以一种“反抗”的形式来解除压在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人们身上的不平等,即以暴抗暴,以恶抗恶。他是善良和柔弱的,就像大卫·科波菲尔一样,他有一颗纯真的心,他渴望以一种柔和的方式来减轻处于困苦生活中的人们的伤痛,让我们不至于绝望,而这种方式就是作家向往和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1.善良勇敢的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可爱的形象,他身上有作家的影子。大卫从小就经历了人生的苦难和曲折──母亲去世,家产被夺,被迫做童工,流落他乡。这个倍尝生活艰辛的孩子却一直葆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依旧相信真情真爱,依然对社会充满信念与热情,这本身就是人道主义的一种体现──对他人、对生活充满爱,无论自身怎样的不幸,“爱”永不消失。最后大卫终于获得了幸福的生活,这也是生活给予他的回报和奖励。
  2.宽厚无私的辟果提
  大卫的成功和他的保姆辟果提是密不可分的。在大卫的成长过程中,她成为了大卫的圣母,在她身上体现了她对大卫·科波菲尔的爱和仁慈,以及大卫对这种爱和仁慈的依赖和眷恋。
  大卫是遗腹子,在他的幼年,有两个形象对他影响深刻,“一个是我妈妈,头发秀美,体态仍旧和少女一样。另一个是我的保姆辟果提,身段粗壮,眼睛乌黑,两颊红得象苹果一样。……象水桶一样。”显然,辟果提没有美丽的外表,但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辟果提对大卫是那样的仁爱,她是把大卫当成自己的儿子看待的,而大卫也把辟果提当作自己的第二位母亲,甚至是父亲。辟果提对大卫充满了同情和爱护,她虽然身份低微,却经历了生活的艰辛,能够洞察摩德斯通的野心,在任何时候都极力庇护大卫。她给予大卫亲情,让大卫意识到爱的存在,感受到爱的温暖。
  3.高尚勇敢、忠厚豁达的汉姆
  汉姆是一位忠厚善良、高尚勇敢的青年。他家贫如洗,没有受过教育,却怀有一颗诚朴、善良的心。大卫每次到辟果提先生的船屋,总是受到他的热情款待。他像亲哥哥一样疼爱着小艾米莉,用他那粗壮的身躯“像骑士一样保护着她”。当斯蒂福思拐走了他的未婚妻艾米莉时,他很悲伤痛苦,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仍然“像个男子汉那样尽心尽力把活干好”,并用挣来的钱支助辟果提外出寻找艾米莉。斯蒂福思骗走了他的心上人,照说他与那个纨绔子弟有血海深仇,但是,当斯蒂福思乘坐的大船即将在暴风雨中沉没时,汉姆仍奋不顾身地跳下海去救人,不幸溺水而死。汉姆虽然貌不出众,为人木讷,谈不上仪容风度,然而他的胸怀比大海还要博大。
  4.古怪正直的贝西姨婆
  作者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将事实如实摆出,使读者们对这个姨婆深怀不满,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主人公逐渐长大,我们对她的印象也逐渐改观。作者相当冷静、客观地展示了这样一个人物,使读者在评判这个姨婆时,仿佛也经历了同主人公大卫一样的成长过程。贝西姨婆这一人物虽然脾气古怪,性情奇特,但她的品德却令人尊敬,值得信赖。
  贝西姨婆是—个有钱有地位也有着文化和智慧的妇女。在大卫彻底成为—个孤儿,前去投奔她时,她无条件地接纳了大卫,并从那时起成为大卫的庇护者。当摩德斯通姐弟来要人时,她宣布她将担负起照顾大卫的责任。并把摩德斯通姐弟痛斥了一顿。
  迪克是贝西姨婆的—个远亲,神经有些不正常。他的家人把他当作疯子要把他送进疯人院。贝西姨婆出于高尚的同情心挺身而出,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并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善良、最随和的人,每逢重大事情都坚持要他在场,并正式地把他介绍给客人。每次需要拿主意的时候,她都会征求他的意见,并欢欣鼓舞地采纳他的意见。正是她的鼓励、赏识和尊重,才使迪克逐渐具有了健全的人格,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威克菲尔律师落入诡计多端的希普所设计的陷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导致贝西姨婆破产了。贝西姨婆了解真相后,宽恕了威克菲尔。
  对待大卫,贝西姨婆表现得非常仁慈高尚。当孤苦无告的大卫去投奔时,她收留了大卫,并送他到伦敦的好学校去读书;在大卫谋职时,她拿出自己的积蓄为他在律师事务所谋了个见习生的位置;当她亲自将大卫送到威克菲尔先生那里去学习时,她教导大卫:“永远不要在任何事上卑劣,永远不要作假,永远不要残忍。免除这三种罪恶,我可以永远对你怀抱希望。”在她的抚养爱护下,大卫健康成长,并成为一位著名作家。没有贝西姨婆的引导教育,就没有大卫成功的人生道路。
  贝西姨婆在破产时隐瞒了两千英镑的财产。她故意这样做,是为了锻炼大卫,让他学会适应困境、战胜困难,从而能够承担生活的重任。那段时间给了大卫很好的锻炼,他靠自己的努力,证实了自己的能力,不负贝西姨婆的一番苦心。
  贝西姨婆对她的丈夫仍然没有忘怀,即使她的丈夫抛弃了她,另寻新欢,变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浪荡人;但他只要来向贝西姨婆要钱,她就会给,虽然受他的威胁,但这也说明贝西姨婆重感情、有情义。
  她为了促成大卫和艾妮斯的婚事,假意说艾妮斯要和别人结婚了,促使大卫向艾妮斯表明了自己的感情。然而贝西姨婆却矢口否认她的好意,这显出她的怪癖。她是珍妮的监护人,还监护其他一些人,教育他们,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她对朵拉那么疼惜与宠爱,一点也不嫌弃她,还给她起了个可爱的名字——“小花”。
  她嫉恶如仇。当前来造访的摩德斯通说大卫怪僻、叛逆、脾气横暴,又不听话,不服管教,逃避了他的朋友和体面的职业时,姨婆愤怒地谴责了他们对大卫的虐待,也鲜明地表明了她对于蓄养童工制度的憎恨。她甚至非常自信地向刁钻刻薄的房东太太开战并取得胜利。
  
  三、结语
  作者在《大卫·科波菲尔》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其遭遇,寓意深刻:虽然人物性格各异,但个个善良勇敢,这是狄更斯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对劳动人民高尚品质的最高赞美。人道主义犹如坚固的堡垒,让所有的人在里面得到庇护。仁者爱人,爱人如己,博爱无私在狄更斯这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作品所倡导的道德感情,激励着世人不断完善自我,改造社会,迈向伟大的文明。
  
  参考文献:
  [1]Charles 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M].Penguin Classics,2004.
  [2]狄更斯著,董秋斯译.大卫·科波菲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
  [4]韩彦枝.“瞧这一家子”—从《大卫·科波菲尔》中佩格蒂一家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J].外国文学研究,2009,(12).
  [5]刘渭锋,王薇.古怪性情与人性真谛—《大卫·科波菲尔》中贝西姨婆的人物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
  [6]钱青.英国十九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7]赵炎秋.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1996.
  [8]朱虹.狄更斯小说欣赏[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王颖 山东烟台 滨州医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 264003;山东烟台 鲁东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 264000)

刍议《大卫.科波菲尔》中人道主义精神
目录

  •  / 肖阳 赵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