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年省内外中考作文题,半命题作文大行其道,其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掌握在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半命题作文呢?
一、要弄清题意
半命题作文从形式上看,由文字部分和填空部分组成,有的题目前面还有一段提示语,后面还有具体要求。我们在拿到题目后,先要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如:“善待________(亲人、生命、自己……)”,从这个题目现有的文字部分即可看出,“善待”即好好地对待的意思,“善待”的对象可以是亲人、生命、自己……也可以是学生觉得应该好好对待的人、物或精神、品质等。再如:“讲给________的事儿(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从这个题目已有的文字可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以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员即可。
此外,在几乎所有的文题后面都有具体要求,如“将题目补充完整”,“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等等,这些在审题时也应引起重视,否则会影响作文的质量和得分。
二、要补好文题
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如“我和________(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学生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还可以另选词语。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2.要确定体裁。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所写文章的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要求,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或是议论文;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是阐述某个道理。如“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_”,文题对记叙、议论或书信、日记几种文体都适合,但是,你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抓住一种文体,补题时应扣住文章体裁和写作对象。上文若作记叙文写,则可补上母爱、亲情、友谊等;若作议论文写,则可补上青春、生命、智慧等。
3.内容要健康。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但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有的考生往往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给半命题作文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自然也降低了作文的品位。如“________的滋味”,就有考生在横线上填了“打麻将”、“抽烟”、“喝酒”、“自杀”等词语,让阅卷者瞠目结舌,甚为困惑。因此,这方面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或是为标新立异,填写上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内容,应填写积极向上,反映青少年时代风貌的健康内容。
三、要选好材料
补写好了文题,就成了命题作文,就要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对已经补好的文题进行审题,审人称、审体裁、审题眼、定选材范围。要将选择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四、写法指导
1.仔细审题,辨清题意。不少同学写作文时为了抢时间,赶速度,对题目提示语句匆匆一瞥,粗略一想,就马上下笔,结果往往出错。其实,只要对题目认真进行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用什么词语表达最贴近自己的生活,就能准确地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我迷上了____》这个题目,从句子成分来分析,明显地缺了宾语。补上宾语就行了吗?不行。还要抓住至关重要的关键词。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迷惑、干扰因素。对这些关键词语,学生一定要仔细琢磨、反复推敲、准确理解。把握住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以上例题中“迷”就是关键词语,重点扣住“迷”的程度或过程,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自己又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名称填上就行了。如《我迷上了语文》、《我迷上了打篮球》等。
2.从自我生活实际出发,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来拟题。比如《走近刘翔》、《走近大观园》、《走近杜甫》等等,这些题目就很具体,就能用自我的生活真实细节来写活伟人、名著、科学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并可能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观感。
3.关注细节,以小见大。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如以《拥抱____》为题,不少考生贪大求全,用散文的笔法,写自我拥抱阳光、拥抱梦想、拥抱春天……只要是文题所提示的,全都“拥抱”了,可是文章没写一件具体生动的事,使得文章空洞无物。
综上所述“审题巧、巧作文”,并不是什么作文秘笈,其实作文无法才是真境界,只要能有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言之有物,考场作文成绩就不会低。
(胡延永,蔡福春 济南 山东省章丘市圣井中心学校 2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