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汪曾祺重返文坛的开路之作《受戒》,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性关怀,本文重点阐释文本所展现的生命意识。异处“同生”的庵内庄外让生命在更大的空间自由舒展其本该有的存在状态,菩提与花的故事肯定了自然生命的存在和生命存在的自然,“空门”“俗事”消解空门的神圣性,让爱的生命变得更加合理性,乡村成为自由人性和健康生命的乐土。在生命本能面前青春的躁动打破受戒与破戒之间的界限,使生命成为生命的动力。
关键词:汪曾祺 《受戒》 生命意识 自然人性
生命,应被热爱。
——尼采
我觉得儒家是爱人的,因此我自诩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
——汪曾祺
一位哲人,一位文人,一位来自西方,一位根源中土,然而他们却不约而同地肯定了一个事实:热爱生命!汪曾祺在他的散文《自报家门》中说:“归有光以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时时响着归有光的余韵”。[1]他乐于也善于写平常人物,总是把浓烈的爱意渗透在自然之中,淡化开来后赋予这些平常人物以自由舒展的人性,即使面对某些庄严、神圣的时刻他亦能用诙谐幽默的笔调,让人的生命毫无压制地呈现,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顺着他的思维去填补生命,珍惜生命。《受戒》作为汪曾祺重返文坛的开路之作,其中的生活气息、人性关怀,万物自然自在的状态在一个庵赵庄尽情地淡淡铺展开来,充分展现出他对生命的重视与热爱。
一、庵内庄外:异处“同生”
庵赵庄,本来就是庵和庄的组合,小说一开头即把二者绑定了。但是庵和庄毕竟是有区别的:庵赵庄的“庵”虽然住的是和尚,可它究竟是和佛挂了钩的,俗话说“佛门禁地”,至少让人想到香火,想到肃穆;可是庄却是与生活密切相连的,提到庄人们会想到人家,想到烟火。这亦庄亦谐的两个处所,作者硬是让它们自然而然地生了联系。“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和尚”同婊子、画匠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正经职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就如同黑格尔所言“一切存在即是合理”,作为这些职业之一的和尚,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凡脱尘的仙骨,他们拥有带着家人生活的权利。师叔虽法名普照却一天关在房里,也不见念佛,过年不吃斋;仁山是庵中“当家的”,经管三本账簿;仁海是有老婆的,而且他的老婆作为家眷还被列为庵里六个人之一;仁渡可以在公众场合唱情歌,耍小聪明……他们经常打牌,吃肉不瞒人;小明子出家的初衷也是以谋生在先的。荸荠庵里的和尚过的是民间的生活,不同就不同在住所的称呼上。赵大伯一家是庄上人生活的代表,一句“这些年人不得病,牛不生灾,也没有大旱大水闹蝗虫”实际上是概说了一庄人的生活情境:平和、宁静,用阎年科的话是颇“受活”的。和尚与村民,庵与庄,他们同存于青山绿水下,佛法总纲里的“戒、定、慧”消解在民间,亲切的柔和淡化了清规戒律甚至可以说是被融化了,也可以说是这些清规戒律主动接纳了自然人的生活。尼采曾说“人们也许想听到严肃字眼,严肃字眼才合大多数一本正经者的心意”,但是真正的人却应该去“选择有益的孤独吧,选择自由的、不受拘束的、轻松愉快的孤独吧,它亦将使你有权保持善”。[2]在“庵”这块禁地是更应该听到严肃字眼的,但汪曾祺无意中把严肃字眼放到自由的、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来说,让生命在更大的空间自由舒展其本该有的存在状态,这样做固然要比刻意为圣人者、为君子者更加真诚坦然了。荸荠庵与庵赵庄看似两个独立的个体处所,却因了人与人之间的无界限,职业与职业的平等而成了相辅相成的伙伴:庵可以为村民放焰口挣钱;村民可以请和尚做法事圆活人心愿,大家各取其利,其乐也熠熠,在这里庵和庄共同享受了生活的平等权。
二、明子与小英子:菩提与花的故事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菩提与花代表两种不同的境界:空门;尘世。明子是明海在家时候的名字,“他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当家人决定要他出家的时候,他认为当和尚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二是可以攒钱。这一出发点与看破红尘、普度苍生的至高境界没有任何联系,十三岁的他或许认为自己出家是为家里减轻负担,还可以自给自足,这与学手艺混口饭吃没什么两样。他对当和尚的这种误解全然不能怪他,爸妈是这样说的,就连做和尚的舅舅也是这样认为的。按理说让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去当和尚是对人性的一种摧残,可是荸荠庵里的小和尚清闲的很:早起开庵门,扫院子,烧香,再就是念早经和晚经。舅舅教念经就和教书一样,强调的是练嗓子,明子耳濡目染的和尚生活跟他在家的生活并无多大差别。这里又是对明子这样一个孩子的一种安慰,做和尚在他只是换了个更好的地方,也并非是残忍的。明子长相好、有副好嗓子、聪明记性好,这完全符合一个好和尚的三标准,善因寺的方丈已有意要他做沙弥尾。按照此路线发展他就快是一个在菩提树下成正果的好和尚了。汪曾祺还安排了一个女孩小英子出现在他的世界,小英子爱花,是和明子年龄相仿的花一样的姑娘,她对明子很好。第一次见面就把吃剩的半个莲蓬扔给他。她明知道明子是去做和尚的,却不管不顾地坚持叫他“明子”而不是他的法名“明海”。她让明子画石榴花、栀子花、凤仙花、石竹子、水蓼、淡竹叶、天竺果子、腊梅花。花是女孩美的象征,女孩与花有某种天然联系。明子也是作为一名男性的角色出现在小英子的世界里,他成了她干体力活的好帮手,玩耍的伙伴,单调的日子里两人有他们自己的童年。作者刻意在这里表明两个人的性别,为引起后面隐约的感情萌发做了铺垫。按日久生情的常理,明子懵懂的心终于被小英子“一串美丽的脚印搞乱了”,到后来小英子告白了“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小英子是明子情爱意识的激发因素,也是启蒙者。在中国的传统里似乎还没有哪位作家这么重笔描绘两个孩童之间的朦胧恋情,汪曾祺不仅这样写了还特别把这种恋情安排在一位小和尚和一位农家小姑娘之间,这看似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为什么会如此自然地为读者接受呢?这在于他打破了菩提与花的隔界,用合理的情愫串联了二者的世界,肯定了自然生命的存在和生命存在的自然,对佛法的挑战仅仅是为了展示花的世界和菩提在生命根源处的某种联系。
三、受戒:“空门”“俗事”
汪曾祺名为《受戒》的这篇文章里真正写“受戒”这一事件的文字只占全篇的三分之一,这样安排的结果似乎有点重彼轻此,但是细读却又觉得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前面大片的铺排都是背景,若画荷塘先画了一片荷叶,最后来朵荷花俨然是画龙点睛的效果。汪曾祺曾说一篇小说“要留出余地,让读者去捉摸,去思索,去补充……以己少少许,胜人多多许”。[3]作者毫不厌烦地写了荸荠庵里的一切琐事,从庵里六个人的详尽介绍、庵里日常生活,到明子与小英子之间的点滴,还特地写了赵大伯一家,也捎带了农事介绍。这是和面的细活,加水,不停地揉捏,为了最后的面团,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都是必要的。庵里本无正儿八经的佛门大事,老和尚、师叔们焉是嘻哈之辈,过的非真正出家人的生活,既然出家与在家无二致,出家也是另一种存在的合理性,那明子的“受戒”也不当铺张夸饰了。小英子的一句话“受戒就是领一张和尚的合格文凭啊”比什么都有说服力,小和尚们的受戒是领毕业证的程序之一,他们满怀期待,却也在善因寺讨论方丈的小老婆。汪曾祺在此把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杂烩,实际是对四十年代以前写意乡土的超越。他把视角拉长、拓宽,从沈从文的传统文化守成意识中撷取乡土的原始素材,汲取废名的冲淡平和做养料的同时,又移植了废名佛学禅宗里的“静穆”,把生活与佛学禅宗巧妙地融合,即脱胚而出了一个新生儿《受戒》。受戒是谋生途中的一个关口,对于明子,对于荸荠庵的和尚,它就是考试,作者在这种奇异的组合里找到了人性的另一出路,即消解空门的神圣性,让爱在生活中合法地存在,使生命变得更加合理,乡村成为了自由人性,健康生命的一片乐土。
四、生命与躁动:自然人性的肯定
回到开篇尼采和汪曾祺自己的话,生命的存在是应该被热爱的。《受戒》是作者欲在变异的空间让生命依然自然合理地展现的道具,通过它让爱情合法合理地萌生在空门和尘世间而让人不觉得有悖伦理,甚至觉出一种生命的快乐,生命在此以崇高不可侵的形象显现。荸荠庵里没有任何权威的压迫,连“清规”这两个字也没有人提起过。其实我们稍微细心点就会看到,作为明子舅舅也是大师叔的仁山在明子与小英子交往这件事上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阻止的意思。他根本没有告诉明子“女人是老虎”这句和尚的戒律,这才使明子与小英子间能毫无芥蒂,使这种懵懂的初恋得以顺利地进行。同样小英子的父母也是态度模糊的,她娘甚至还认明子做干儿子,这好像是又刻意为他俩的亲密提供了合理性。双方长辈的纵容使两个情窦初开的孩子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在明子受戒后,小英子的告白成为顺其自然的发展。船划进了芦花荡,故事戛然而止,受戒后的明子会娶小英子吗?可能会,二师叔仁海就是有老婆的;也可能不会,他做了沙弥尾,去云游、挂褡,远离了荸荠庵;这是留给读者的自由,作者的目的达到了。明子的一声“要!”已经有力地肯定了人的本能欲求,成为对受戒的挑战,也是宣告破戒的开端。正如陈思和所言:“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内在恬淡和谐的民间生活中表现生命的快乐”。[4]生命在任何时候都有自然呈现其合理存在的自由,身体上的受戒抵挡不住内在机制的活跃,青春的躁动使生命成为生命的动力。受戒与破戒在生命本能面前没有明显的界限,作者写受戒亦是为破戒,破一切阻挠生命、自然人性的清规戒律,只有在自然中做到爱生命!掷笔作者补充一句“写四十三年前的梦”,梦的内容不详,也无需知道,在生命与青春的躁动中他是圆了一个梦,做一个“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把生命抛向一片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汪朝选编.汪曾祺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261.
[2]尼采著,杨恒达等译.尼采生存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134-135.
[3]汪曾祺.菰蒲深处[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272.
[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56.
(张必丽 贵州省遵义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5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