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368

[ 朱生发 文选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 朱生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一个人要学好语文,必须靠自己努力,教师不可能代替他读书、思考,也不可能代替他提问、练习。路终归是要靠自己去走的。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将有利于学生自己去探求知识,克服他们对教师的依赖。
  那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哪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呢?
  一是认真读书的意识和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主学习课文要十分重视阅读的训练,不仅课前要学生认真阅读,而且在课上也要让学生多读,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当然多读不是盲读、乱读,应根据不同的课文,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读书要求,并指导读书方法,在朗读、默读、通读、细读的基础上,感知课文,领会课文表达的思想内容。既然读,就要认真,不光读得流利,还要读出感情,使自己的思想进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中。这样,越读,对课文理解越深刻;越读,对课文就越有感情。
  二是使用工具书的意识和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就要求“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应该有能力自己闯过自学中碰到的字词关,对联系上下文也很难理解的新词,主动请教字典、词典;对查了工具书也不能理解的字词,做好疑问记号,在老师教学过程中提出,及时得到帮助。
  三是读书做记号的意识和习惯。读书时做记号,是学生钻研、分析、理解课文的一种重要手段,边读边画,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从而收到加深印象、增强记忆的效果。我们平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将文中的生字新词、精彩语句、主要观点、疑难之处、重要章节等及时注上记号,并提醒学生学会使用记号,记号必须相对固定,如横线、圆圈、问号、三角、竖线等各代表不同含义。
  四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学贵有问”,这里的“问”有两点:一是边读边对照课文后的练习作业题认真思考,提出问题;二是对课文语言文字、思想内容或教师的讲授内容提出一些疑问。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在自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提问题,并指出:谁提的问题多,提得好,就是认真读书、肯动脑筋的表现。
  五是背诵精彩片段的意识和习惯。不重视记忆,就没有积累,就没有继承,就不能有所发展。假如一切都如过眼云烟,那么,不管学习多少遍,脑子也仍然空空如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学习语文知识,就必须多背诵,多积累。小学生记忆力强,让他们自觉地去背诵课文中重点部分和语言特别精彩的段落,对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大有好处。
  六是完成读书笔记的意识和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自读过程中,要注重经常动笔,学会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益处很多:首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写读书笔记的过程,就是加深理解的过程;其次可以帮助学生将一些优美词句或重要内容记在大脑中,写一遍有时胜读十遍;第三可以不断积累多种有用的资料;第四既可以培养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又可以培养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但要注意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分清主次,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做到持之以恒,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此外,自觉作业并及时订正的意识和习惯、多渠道获取相关知识的意识和习惯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好意识、好习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将使学生终生受用无穷。但自学习惯不会自然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必须靠我们教师在日常的、长期的教学中加强指导、训练和督促。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墩头镇仇湖小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