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363

[ 丁梅红 文选 ]   

把课堂还给学生

◇ 丁梅红

  我常常问自己:如果上公开课,我有没有胆量像平时一样,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反复思量后,我仍然胆怯。是的,很多时候,想在公开课里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机智,想在听课老师面前“表现”自我,想通过学生的表现来凸显自我,心中想的全是自己,唯独没有真正地为学生的发展考虑。
  反思以后,梳理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我更自信了,真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欣慰。心中有学生,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 教学内容:符合学情
  《少年王勃》教学伊始,我把学生预习中提的问题罗列在黑板上,并将提出问题的学生的大名也写在黑板上。
  1. 都督是什么官职?(徐嘉诺等)
  2. 为什么客人不敢答应写庆贺文章?(陆敏睿、任君妮)
  3. 王勃还写过什么诗?(吴兴晗)
  4. 为什么王勃胸有成竹,但还要说试试呢?(陈阳、陈天昱)
  5. 王勃的《滕王阁序》共多长?(李佩河)
  6. 那位都督为什么知道王勃很有才气?(石旭)
  被板书大名的孩子自信中带着骄傲,没有被板书姓名的孩子极为羡慕。当我告诉他们,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时,立即引起了同学们极高的兴致,他们争着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
  留心一下你会发现,孩子们真的是会提问,他们的问题不正是我的“教学目标”吗?我在备课时,常常参考一些教参,这些教学目标大多是从上面摘抄下来的,孩子的问题却是真实的,这些问题充满了智慧,因为那是思考后的疑惑;这些问题充满了期待,因为他们渴求从课堂教学中得到解决;这些问题充满了魅力,他们会努力地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去享受成功的快乐。
  当我们的教学内容和学情一致、把课堂还给学生时,就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
  在公开课的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循循善诱,学生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常常赢来阵阵掌声。但是掌声的背后是老师和学生的心血和汗水,是平时默默无闻的厚积。这厚积从学生自主学习而来,从给学生充分学习时间的课堂中来,从尊重学生的课堂中来。
  高林生老师曾说过,如果你不会教书,就不要乱教,让学生尽情地自由地读书,不教比教更好。的确,教学方式不当,可能会让课堂教学事倍功半。正确的方法是40分钟的上课时间,应该大部分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候,除了任务明确,还要分工合理。为方便合作学习,我把当天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命名为“值学小组长”。值学小组长在当天要主动担负起组织与汇报的工作。
  以组织孩子进行“5分钟听写词语”的合作学习为例,教师提出了明确合理的分工:
  1. 请值学小组长报词,其他3人听写。
  2. 其他3人一边检查一边报词给值学小组长听写。
  3. 在值学小组长的带领下,4人共同批改听写本。
  4. 请听写正确的同学向有错误的同学介绍记忆的方法。
  5. 各自订正。
  6. 交给值学小组长批改订正好的生字词。
  7. 值学组长汇报本组易错字及记忆方法。
  有了分工,还要教会学生有步骤地进行学习。只有步骤清晰,他们才知道自己如何有序地进行合作学习。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他们便能在这样的训练中习得能力。
  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时,教师提出“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一问后,为孩子提出了合作学习的步骤:
  1. 自己先边读边圈画出相关的语句。
  2. 小组交流自己的理解。
  3. 汇总大家的意见。
  4. 推荐发言人,并先在组内练习汇报。
  “有任务、有分工、有步骤、有评价”,过程清晰,训练有序,学生的学习效果立竿见影。
  三、 学习成果:自主汇报
  学习成果是衡量课堂教学的质量标准,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直接收益。现在多数课堂仍以问答式的方式进行汇报,这样的汇报有它本身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学生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教师只做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而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下一个问题。这种问答式教学,表面上看去,学生似乎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去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始终处于“被追问”的状态之中。
  于是,我尝试改变这样的状态。“今天轮到各小组一号同学发言”“今天请各小组三号同学汇报”……这样做,带来的是本质的变化。
  人人都有机会发言。班级中编成了固定的4人小组,每个同学有固定的编号,每种合作形式,学生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分工、记录、采集同组的信息、向全班作汇报。
  人人都有机会当“组长”。合作学习中,值学小组长每天轮流,让孩子们“分享领导”,让孩子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
  人人都在提高。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在完成共同任务过程中,有着明确的分工。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实践结果表明,因为是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汇报,孩子们都有提高,不敢举手的也渐渐主动汇报,不会读书的也在合作中开口了,不合群的也逐渐融进团队,自觉性不够的也紧紧跟着同组同学的步伐……
  当我们真正地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将汇报的权利交给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中越发表现出自主性、批判性、创造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自由开放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轻松愉快的。实践证明,多给孩子们一点信任与引导、自主与合作,他们将还你更多的惊喜与奇迹。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索普实验学校】

把课堂还给学生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