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325

[ 裴军 文选 ]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 裴军

   所谓“有效”,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效”是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 “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在内涵上包括:教学目标上,方向明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合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并有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机制;教学时间和空间上,根据不同的学校、班级、年级,有具体的规定和限制等。“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教学有没有效率,关键在于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平时听评课教研活动,谈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想法。
  一、 要变“师本”为“生本”
  现阶段,师道尊严在平时教育教学中依然随处可见,“牵着学生鼻子走”“注入式教学”还存在。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培养多层次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的全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不要以为自己付出努力就对得起学生了;自己做得多一些,就是在提高教育质量;更不要以为恶性补差,剥夺孩子自由的空间,就是积极为孩子服务。正确的做法应是:
  1. 以学生为本,激发内动力。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人本,使教育教学贴近生活。在实践中,把学生看做是激发教师教学行为的本源,学生的成长需求促进我们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把学生看做是一个渴望与人交流、沟通的人,期望在班级中取得应有地位,受到教师和同学尊重、赞赏的人……通过语文课上特有的人文方式,使他们成为有创造精神的人。教师平易近人,才会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
  2. 以学生为本,平等去教学。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合作氛围是营造教学氛围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平等、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并重视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良好氛围。比如:教学《负荆请罪》一课,以《将相和》的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在认识人物特点这一环节,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知识,同桌讨论:廉颇、蔺相如各有什么优秀品质?学生学得积极,论得热烈,较好地达成本课学习目标。
  二、 要变“学习”为“游戏”
  随着年级的升高,语文学习的量越来越大,难度也越来越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理解、记忆能力是有差别的,而且差别不小。特别是对学习,有一种天生的对抗性,多数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家长的引导甚至威逼之下完成的,真正做到学中乐,乐中学的能有几个?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在游戏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学到知识,获得快乐,把学习这一“痛苦”的过程变成充满童趣的游戏过程。
  1. 教学导入游戏法。如果导入方式设计得巧妙精当,就能在顷刻之间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迅速步入精神亢奋状态,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从而为新的教学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如何设计妙趣横生又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导入方式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种导入方式 :由图导入、故事导入 、儿歌(谜语)导入、演示法导入 、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等形式引出所学内容。
  2. 教学过程游戏法。教学过程主要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升华,可以采用演一演、编一编、动一动、画一画的游戏方法。
  比如教学《螳螂捕蝉》一课,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文中故事的过程,深入理解少年的机智,布置学生分组来演课本剧,一个饰演吴王,一个饰演少年,几个饰演大臣,还有一个读旁白,道具、背景、服饰自己准备,专门利用一个晚自习分组汇报演出,还安排了小评委,评出优秀者进行表彰。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各组都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准备。最后本次活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学生在本次活动中不仅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了提炼、提升,还锻炼了动手、动口、动脑能力。优胜者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中还拿了一等奖。
  除了演课本剧,还可以用看挂图、听音乐、配台词、开火车记忆、击鼓传花学习等方法,当然要根据所学习内容来定。
  3. 教学总结游戏法。每课结束,要对本节课进行梳理、回顾,在这个阶段我们采用的方法有:成果展示(展示自己本节课的收获)、闯关游戏(老师出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提高性题目,让学生练习)、自选超市(一些巩固性题目让学生自己选择)等。
  三、 要变“复杂”为“简单”
  我们要帮学生把书本读薄,把书本知识浓缩,把知识简单化。教学过程删繁就简,课讲得简单一些,精练一些,处理好教材中的重点就行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必面面俱到。
  如我在教学《烟台的海》一课时,我的揭题方法就是直接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烟台的海》(板书课题)。同学们有什么认识或者有什么要问的呢?”这样导入课文直截了当,非常顺畅,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要变“批评”为“激励”
  罗杰斯说过:“成功有效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教师一个鼓励的目光,一句尊重的话语,一丝温馨的微笑,一声真诚的期待,都会给孩子留下终生不灭的记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激励,一个人自身的潜力只能发挥20%—30%,而采用正确与充分的激励,则能使人发挥其自身潜力的80%—90%。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必须是赞赏的,鼓励的,真诚的,充满爱意的。
  记得听于永正老师的课,那真是爱的教育。看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爱,弯腰为学生拿着话筒,侧耳倾听学生的发言,一个满意的微笑,一次友善的握手……每一句话都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我又发现了一个小书法家了!”“你叫什么名字?”“哎呀,你读得真投入!加10分。”“我交了你这个朋友,真高兴!”……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不断地汲取新的营养,不断地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总之,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让语文回归本质,还语文以质朴、自然,使每节课都成为有效教学。当然实现高效的目标尚需我们继续努力,而转变传统观念是根本。让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是当代语文教师的必然选择。让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积极努力,切实走出一条有效的语文教学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界集实验小学】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