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学生的必备能力。要求教师要充分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强化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安排师与生、生与生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一、 立足课堂教学,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 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多媒体课件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而这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在调动起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后,学生就产生了表达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小池塘》一课时,阅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抓住最后一段话想象:还有什么会倒映在池塘里?像什么?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想象不出来。于是我播放了一段多媒体课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蜻蜓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山峦、大树、小花倒映在池塘里……学生惊叹道:“真漂亮啊!”每个画面、每个声音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看完课件,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学生们说:“蜻蜓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架飞机。”“大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把大伞。”多媒体课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的语言不再贫乏。在欣赏激情中产生了强烈的说话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降低了交际难度,提高了说话能力。
2. 在不同的语境中展开对话活动训练。在低年级教材中,童话、寓言、故事都有人物或拟人化的角色,都有对话。课堂上,可将教材变成现实生活,让学生扮演角色,分小组进行对话训练。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时,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把小松树的骄傲,大松树和大山爷爷的谦虚、风伯伯的慈祥,表演得活泼而富有童趣。从具体的对话语言中,学生领悟到了对话的应答性,体验到了人物对话由于情境、身份、说话内容的不同而变换语气、语调,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3. 抓住空白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许多课文有很大的开发度,以课文内容为基础拓展,会生发出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交际话题。如《世界多美呀》一课的结尾写到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我从省略号入手,引领学生探究:“小鸡是不是只看到了天空、树木、小河?”“不是。”学生脱口而出。“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小鸡还看到了其他的事物?”“省略号。”“假如你们是小鸡,还会看到什么?会说什么呢?”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把自己也融入到课文角色中,发言积极,各抒己见。学生的发言让我惊喜,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这样拓展,学生既掌握了知识,更锻炼了口语能力。
二、 在课外阅读中,挖掘口语交际话题
在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创造口语交际情境,把学生带到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由此情此境激发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欲望。由于能自由地参与其中,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展示,从而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
我在和学生一起阅读《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时,结合学校诚信教育,设计了两个主问题: 1. 孩子们的花盆里都盛开着鲜花,为什么雄日的花盆是空的?2. 国王为什么要选手捧空花盆的雄日做继承人呢?先在小组内讨论,分角色表演,人人参与。通过讨论和表演,体会到雄日是很用心地培育花种,花种不发芽时很焦急,看到其他孩子手捧一盆盆鲜花时很伤心。当国王出现时,演出达到高潮,雄日因为诚实,被国王选为继承人,进而得出结论:诚实是一种美德,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然后我引导学生:“是呀,同学们,诚实是一种美德,它不仅仅是未来的国王应该具备的品质,也是我们每一位小朋友应该具备的,能把你做的诚实的事跟大家讲一讲吗?其余学生可对他所讲的发表评论。”此时学生积蓄许久的情感得到释放,踊跃地举起小手,在宽松愉快的交流中升华了认识,口语训练实实在在。
三、 在生活实践中捕捉口语表达机遇
一天清晨,大雨瓢泼,大自然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疯狂宣泄,学校的操场已成一片汪洋。有些家长把孩子背进教学楼中,也有一些孩子慢慢地趟着冰凉的积水,小心翼翼地蹭进教学楼。教室里更是唏嘘不断,同学们凑在一起,一边望着窗外已近尾声的淅淅沥沥的小雨,一边感叹暴雨之猛。清脆的上课铃响起,我走进教室,看到学生意犹未尽,说:“今天的雨真大呀!校园的地面都被雨水覆盖了,谁能用一个比喻句形容一下?”学生们互相看了看,一只小手举起来,另一只小手也举起来,思维敏捷的脱口而出:“像大河。”“说得好!”我赞叹道,“那你们是怎么从校门口走进教室的?路上有什么想法吗?都来说说吧。”王婷说:“我是爸爸背进来的。看着爸爸脚下的水,我可害怕了。”张旺说:“来到学校,看到操场上都是水,像大河一样,我就慢慢地趟着水走进教室了。”我接着启发:“我看到几个同学的鞋子都灌满了水,第一脚踩进水里,是什么感受呢?心里想什么?把看到的、感受到的、想到的一起说说吧。”“当我看到校园像一条大河时,心里可害怕了。怎么走进教室呢?旁边的一个大姐姐沿着传达室这面墙走进了教学楼,我也学着她,将脚踩进水里,好凉啊!我提心吊胆地迈出第二步,能够接受,于是我一点点地小心翼翼地踏进教室。”“我也是。”“我也是。”“我说。”这个同学的发言把有同感的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大家纷纷举起手……新课标明确要求不能只关注几个尖子生,训练的面要大。我捕捉到学生们表达的欲望,即兴发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畅述自己独特的感受。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