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349

[ 周志高 文选 ]   

恭恭敬敬写好字

◇ 周志高

  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对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2011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语文课程标准》也非常重视写字教学,把它作为小学生的一项重要的课程内容。然而现实状况令人担忧,有资料表明,目前90%以上的中小学没有开设书法课,多数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难认,且屡有错字,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普遍。加之电脑的普及,键盘操作代替手写,很多学生除了完成必要的作业以外,平时已经懒得动笔书写,更别说亲近书法艺术了。这种现象暴露出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文化方面的一些疏忽,也反映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学习兴趣的消减。写字教学不仅仅是一项技能训练,还是一个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深厚情感的过程,更是一个训练美感、磨炼意志、学习做人的过程。
  “涵养化育,自然天成”教学理念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于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育人环境,努力追求教育手段的无痕,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环境里潜移默化,健康成长,自然天成。写字教学要改变目前现状,必须充分利用汉字文化资源和书法文化资源,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敬畏之情入手,引导学生从“认认真真写字”向“恭恭敬敬写字”转变。学生们只有在认同、喜欢上汉字的时候,写字水平才会提高。
  一、 亲近——虔虔诚诚爱上汉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都不像汉字这样将音形义结合得如此完美。中国的书法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亲近汉字,培养他们对汉字的虔诚情感。
  1. 了解汉字历史,升腾民族自豪感。对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是一种凝聚力。汉字的出现使我们的祖先告别了洪荒年代。顺着文字的记忆,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更替、风云变幻。每个汉字不是随意被赋予形意的,而是有着特定的意义,汉字的点、横、折之间都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形象记录。中华文化的根在汉字。热爱祖国,应从培养学生热爱汉字开始。教学生写汉字,就是让他们体验民族文化,陶冶民族情感。从每学期开始,每一节写字课教师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利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汉字所记录和承载着的中华文化,自然地升腾起对汉字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了解造字方法,感受汉字文化。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由甲骨而籀,由籀而小篆,由小篆而隶,进而是楷、行、草。汉字的点画已超出了仅仅为符号的局促,而形成了自身魅力无穷的美。教学中,我们借助汉字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等,让学生观察汉字,品味汉字形体美。如:观看山、水、月、火等象形字,感受一种直观、形象、简洁的美;观看晨、褒等形声字,体会对称与不对称的美。在品味汉字形体美的同时,学生们自然会生发出写好汉字的信心和情感。
  3. 领略书家风采,感受书法艺术。古往今来书法家的经典作品是写字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书法家的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影响孩子,让他们通过喜爱上书法家进而爱上写字。一是让孩子领略书法家的艺术风采。如颜体的浑圆厚重、雍容大度;柳体的法度严谨、遒劲清润;欧体的方圆兼施、欹侧险峻;赵体的工整平稳、温和典雅……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美妙的书法艺术,多读书法家的名言、碑帖、轶闻。如,人们熟知的岳飞“还我河山”的书法,酣畅淋漓,大气磅礴,从中体会到岳飞驰骋疆场,立志“痛饮黄龙”的豪迈气概。其爱国之情,充溢笔端,发人意气,永远鼓舞人们奋发向上。学生在走进书法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汉字所蕴涵的美,从而激发起热爱汉字的情感。二是让孩子领略书法家的精神风采。教学中,教师相机介绍古往今来一些书法家的事迹,如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智永登楼练字40年,退笔成冢……使学生在情感上敬重他们,热爱他们。此外,还要安排当代书法家走进校园,与师生面对面,其效果会更直接,影响更深远。
  二、 品味——恭恭敬敬练好汉字
  在推进写字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创设浓郁的墨香氛围,为学生写好汉字营造良好的环境。
  1. 墨香景观熏陶。将校园书法文化景观与校园文化环境完全融合,让校园飘溢浓浓的书香气息、墨香气息。学校走廊、陈列室、创作室悬挂师生书法作品,花园、回廊设置一定的书法小品,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写字的兴趣。
  2. 教师范写引领。只要是教师所写,学生所能看到的字,尤其是课堂板书,一律都要写得端正入体,给学生以良好的垂范作用。学校采取每天一“亮”的方式,让教师把自己书写的粉笔字作品陈列在走廊,供学生参观欣赏。学生在书香气息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渐树立起要写好汉字的信念。
  3. 写字课程训练。一是坚持开设写字微型课。特别是低、中年级,一定要打破阻碍,使之得到落实。教师在课上要用好与教材配套的习字册,加强点拨和督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力求使每一位学生每天都有进步,练习有成效。二是活动引领。组织各种写字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书法交流和竞赛,引导学生坚持练字。班内开设写字专栏,张贴学生的书法作品,定期组织评比,把优秀作品装裱后展示到教室前的墙壁上,供学生参观欣赏。每逢春节临近,组织学生走上街头,为群众义务写春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提高孩子书写的水平。
  三、 品评——漂漂亮亮写好汉字
  1. 评“姿”。正确的写字姿势是提高学生书写技能的基本保证,也是写得一手好字的必要前提。新生入学时,书写姿势五花八门,握笔更是千奇百怪。因此学校从一开始就要十分重视端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其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写字课上,把姿势要领“头正、身直、臂开、足平”八个字端端正正写在黑板左上角,让学生每天都能看到。把“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等较为抽象的内容化作形象生动的讲解示范。作业时经常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握笔和坐姿。如,在没有正式写字前的汉语拼音教学中,可让学生不用写字,在纸上随意地画自己喜欢的线条,在游戏中逐渐掌握正确的握笔和坐姿。对姿势正确的学生,拍下照片,粘贴在表扬栏中,激励他们。时间一长,到正式写字时,学生已能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了。
  2. 评“字”。首先,引导学生自评。每次书写完毕,让学生圈下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定期组织学生评自己最满意的一件作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自己,并把作品保存在成长记录袋里。教师对进步较大的学生予以适当的奖励。其次是小组互评。给对方圈一个或几个你认为最满意的字,评出小组内“小书法家”“进步小明星”等,促进小组成员共同提高。再次,教师点评。教师要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激励学生,点燃学生写好字的希望之火。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这是曾经风靡一时的《中国娃》中的一句歌词。一手漂亮的字,对孩子的学习,乃至一生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古人所云的“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就是说,写字是一个人心情的流露。写字也何尝不是小学生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的精神寄托?正所谓“恭恭敬敬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恭恭敬敬写好字,堂堂正正做好人!恭恭敬敬写好中国字,堂堂正正做好中国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

恭恭敬敬写好字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