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3期 ID: 155577

[ 王永西 文选 ]   

赞扬的艺术魅力

◇ 王永西

  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马克·吐温曾说:“一句好听的赞辞,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这句略带夸张的话体现了“赞扬”的魅力之所在。每个教师都应当学会巧妙使用赞扬学生的艺术。
  用技艺:掌握个体的有效基础
  赞扬的运用,是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积极肯定的评价,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对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赞扬最突出的作用是激励。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一个人受到适当的赞扬时,会因得到肯定而产生积极进取的内动力。教师对学生的出色表现给予褒奖和宣传,不仅这名学生会受到鼓舞,而且其他同学也会受到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争做得更好。
  赞扬在特定的场合下能收到良性暗示作用。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由于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逐渐接近成人,同时,他们的知识相对丰富,视野开阔,心理承受能力强,行为的稳定性渐趋成熟,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对错的能力辨识日益明确。这时段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就应针对不同个体采用不同的赞扬艺术。例如“帮助同学是一种美德”、“作业按时完成,是爱学习、会学习的好习惯”,这样的赞扬固然能使他们明确地认识到“美德、好习惯”观念的重要性,对固化激励正确的思想认识具有鲜明的肯定作用,但如果针对不同个体的性格差异、爱好习惯,适时地采用形式不同的赞扬方式,如以情感人的情感技艺,以才示人的才能技艺,以德服人的示范技艺,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学手艺:凝聚团结的有力支撑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赞扬只有在最佳的时机才能发挥最大的辐射作用。对应该赞扬的行为,教师要及时使用,一旦滞后,学生淡忘了那件事,就不清楚为什么受到赞扬,对这个赞扬不会留下什么印象。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他们取得好成绩时,赞扬能让他们再接再厉;当他们遇到困境时,赞扬如一针强心剂,能让他们振作起来。学生做了件好事、取得一点进步、纪律有所好转、教师提问虽答得不好,但仍能积极思考……这些都是赞扬的好机会。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赞扬的渴望,教师应抓住时机:在学生自身努力中借他的灵巧模仿手艺,在他们的团队合作探究中夸奖手艺,在学生的反思总结改错时积攒手艺,不失时机地赞扬他们,随时鼓励,就会让他陶醉好几天,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成工艺:和谐向上的有为升华
  赞扬的形式灵活多样,遵循越具体越好。例如,一位同学下课时,自己把书和一天发的众多篇子及时在课桌上摆放整齐。如果这时教师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赞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你不妨来句“哇,你把书和篇子整理得这么整齐,真让我羡慕!”你看到某位同学作业做得既正确,又快速,还漂亮时,你随即说上句:“噢,这可真有铁杵磨成针的功夫啊,我相信,不到一年,你定比他做得更有成就!”你借别人的成品巧做工艺,真情地给他赞扬,他会回报你一个微笑,而且会做得越来越好。你再仔细观察,你这句饱含感情的赞语就会感染并激励他好多天,而且学习质量提升也很快。
  赞扬通常以口头为主,但不只限于此,手势、表情、纸条等等,因人因事,酌情而定,而这不同形式的赞扬完全可以收到异曲同工之效。有时,教师的赞美之词还可以通过其他人转述给受赞扬者。如学生的妈妈对他说:“你的语文老师说你这段时间很认真,值得表扬。”这会更加激励他的自豪感,从而促使他更认真地做好些天。久而久之,这种方法会把个性的示范放大到学校,把凝聚的和谐扩展到家庭,把班级的舞台影响到社会。
  著名演员范伟在电影《求求你,表扬我》中有一句台词说得好:“做好事就应该赞扬,赞扬就幸福。”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赞扬的深刻内涵。赞扬是教育学生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身体力行,学会在不同的场合使用这门艺术,这样会使我的教育工作更具有时效性、亲和力和吸引力,也会展现出收获成果的无穷魅力。
  
  王永西,教师,现居北京顺义。

赞扬的艺术魅力

  •  / 尚双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