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然而,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他们或只重养不重教,娇惯溺爱、或方法简单粗暴。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学校教育学生互相谦让,却经常听说家长教育孩子:“有人打你,你就打他”;学校教育学生爱劳动,家长却担心自己孩子吃苦受累;学校教育孩子不赌博,家长却说“三缺一”叫他上阵玩两把。这样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相协调,只会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两败俱伤。班主任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沟通的桥梁,只有积极主动地担负其教育家长、指导家长、提高家长素质的责任才能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如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走出误区,和家长共同演出学校内外一台戏,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班主任要配合家长学校,统一教育观念。
家长学校是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推广、普及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的最有效的途径,所以班主任应密切配合家长学校工作,把自己调查和家访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如家长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职业分布、家庭组成、经济状况以及他们在教育子女时比较好的方法和出现的偏差等介绍给家长学校授课教师,是他们在教学时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家长学校的工作提高效率,真正服务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其次,班主任要开好家长会,取得家长支持。
一般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一次家长会。班主任要抓住这次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并且就学校取得的成绩、改革的重大举措以及学校面临的问题等向每一个家庭进行宣传、汇报和说明。家长会上班主任可以介绍学生组成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等)、学生现阶段的身心特点、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师配备、教学设施设备、班级总体奋斗目标、班级重点实验课题及它给学生发展带来的优势等内容,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并对家长提出配合学校教育的具体要求,请部分家长发言(主要关于学校教育建议、要求,怎样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连接方式)等,赢得他们的支持。
第三,班主任要开展亲子活动,家校和谐统一。
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请家长积极参与,促进学生与家长相互关心、尊重和协作的关系。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要努力让家长参加学校的活动,比如拔河比赛、读书比赛、绘画比赛、舞蹈和唱歌比赛等教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强调家长的参与,请家长检查并帮助孩子背诵,亲自带孩子参加比赛,并在和孩子一起参加的活动中扮好自己的角色。虽然有的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普通话不标准,唱歌跑腔走调,动作也不到位,可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方式传递着自己的情感,是那么投入,那么深情!且不说质量高低,但这和谐的气氛已经让学生、教师和家长走得很近,心已经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这些活动陶冶着学生和家长的情操,启迪着各自的心灵,达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
最后,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全面了解学生。
随着通讯业的发展,电话、网络已经走进普通人家,教师因为工作的繁忙也把这当作了与家长练习的主要方式,如果有必要,就请家长到学校校访。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无论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才能使教育收到成效。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使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沟通的桥梁。
徐雪婷,河南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