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3期 ID: 155494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评价观

◇ 从佳红 高秀娟

  内容摘要:自James Martin的评价理论系统发展以来,该理论常被应用于各种各样的话语分析,如新闻报刊语和自传话语等。然而,小说话语则很少涉及。本文运用了评价系统项下的态度系统对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的婚姻观进行评价性解读,借以说明评价在小说话语中的重要作用,且以期在评价中找寻作者小说话语的文体风格特色。本文发现,小说中情感和判定常以名词化形式出现; 过程情感表达不仅涉及到心理过程,还涉及到关系过程以及言语过程。
  关键词:简·奥斯汀 婚姻观 评价理论 情感 判定 鉴赏
  
  一.引言
  评价理论是一个涉及到心理学、伦理学和美学等多个范畴的理论。该理论最初被应用于新闻话语分析,但随着社会的变迁,该理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例如自传话语,商业包装语和历史话语等。本文将运用评价理论系统项下的态度系统对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的婚姻观进行评价性解读,借以说明评价在小说话语中的重要作用。小说《傲慢与偏见》是以主人公伊丽莎白与富有的单身贵族达西之间的曲折恋爱婚姻为主线,贯穿讲述了周围另外几门幸与不幸的婚姻。本文旨在对作者的婚姻观作评价性分析,以期在评价中找寻作者小说话语的文体风格特色。
  二.评价理论概要
  评价理论是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胡壮麟等,2005:316)。Martin and Rose (2003) 把评价系统(Appraisal system)分为三个子系统: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根据所评价的对象,把态度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对事物价值的评价——鉴别(appreciation); 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的评价——判定(judgment); 对人的情感的表达——情感(affect)。鉴别机制是对产品和过程做出评价的语言资源,它包含在审美名下的各式价值判断,还包含审美之外的“社会评判”,如“重要的”、“有害的”等价值判断。另外,当人作为物品而不是作为主体进行评判时,也可以是鉴别。判定机制是对人的行为以一定准则做出评判的语言资源,他可以是显性的,亦可以是阴性的。这一读者和作者的共同的文化背景为基础,换言之,作者对某一事实的特别陈述必然会引起读者的评判,并且,这比显性的判断更有利于读者对作者观点的接受(李占子,2002:289)。情感机制是表示感情反应的语言资源,从人际意义上讲,对情感的诉求可以有效地激发读者的认同感,从而接受作者的意念。马丁(J.R. Martin)认为,以情感方式评价事件,会让接受者从更大程度上响应作者,更加深刻地接受作者观点,而如果作者所提及的情感反映在读者看来不自然甚至过分,读者对作者的观点的排斥也会是顽固的。因此情感的使用有着举足轻重的人际意义(Martin,2004)。这三个子系统彼此相互关联,即情感隐含对行为的判定,对行为的判定必会激起相应的情感,对情感的隐含鉴别和对事物的鉴别也会引起相应的情感呼应,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往往是对三者的综合运用。
  三.简·奥斯汀婚姻观的评价解读
  1.情感评价及语言分析
  情感(Affect)是指语言使用者对行为及现象的心理反应。据Martin & White的评估语言,情感可分为三种,即品质情感( quality)、过程情感(process)和评注情感(comment)。
  第一,作者在小说话语中常用评注情感来表达情感评价。如作者在第一章开门见山提出了婚姻中财产的重要性,如下面:
  (1):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作者也运用了书信的方式来表达婚姻中物质的重要性,通过简写给伊莉莎白的信说明了婚姻中物质的所起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阶级划分明显的英国。如例:
  (2):Jane said:“My dearest sister,now be serious,Will you tell me how long you have loved him?”Elisabeth answered: “I believe I must date it from my first seeing his beautiful grounds at Pemberley.”
  第二,作者经常使用与物质有关的词或短语,这样使得话语简单又极富特色。例如: 作者用了well married,poor,fortune,ten thousand pounds等等表达了婚姻中物质的重要性。
  第三,小说中,作者不仅以心理过程的形式来表达情感意义,同时还常以其它语类中罕见的关系过程和言语过程表达情感意义。如下面三个例句:
  (3)Elizabeth’s heart had been slightly touched,and her vanity was satisfied with believing that she would have been his only choice,had fortune permitted.
  (4)Lady Lucas was not without pleasure in being able to talk to Mrs. Bennet about the comfort of having a daughter well married.
  (5)“But the case is that we are not rich enough or grand enough for them.”
  这四个例句中,例句(3)是应用了心理过程表达欲望型情感意义; 例句(4)则是用关系过程表达了反应型情感意义; 而例句(5)是用言语过程表达了反应型情感意义。
  2.判定评价简·奥斯汀的婚姻观
  判定系统指一系列有制度规定的规范对人类行为的肯定和否定评价意义。判定可分为社会许可(social sanction)和社会尊严(social esteem)两大类。在社会尊严中,正面的判定会得到表扬,负面的判定则会受到批评。
  对于作者婚姻观的判定只需看一眼第一段不断重复的关键词,就能了解婚姻是与物质挂钩的:possession,fortune,wife,property。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真理:钱与婚姻不可分割。这是对婚姻观的正面的判定。奥斯汀强调仅仅为钱结婚是错误的,但没有钱作为保障的婚姻也是不可取的。最后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又表明了作者理性的、现实性的思想。
  3.鉴赏简·奥斯汀的婚姻观
  鉴赏系统属美学范畴,指对文本/过程及现象的评价。小说中作者对婚姻观的评价主要是通过五门婚姻来体现的。包括班奈特夫妇、宾利与简、达西与伊莉莎白、柯林斯与夏绿蒂、魏肯与莉迪亚。在这五门婚姻中,宾利(Bingley)与简(Jane)、达西(Darcy)与伊莉莎白(Elizabeth)这两门婚姻备受作者称道,而伊莉莎白对简和宾利终成眷属这一美满结局的评析,则直接道出了作者的婚姻观和价值观:“伊莉莎白的确相信,宾利所有幸福的愿望都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因为简善解人意,而且再好不过,加之两人性格相近,兴趣相投,这些便是幸福的基础。”(第55章)
  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五起婚姻的分析,不难看出简·奥斯汀持有爱情与财富兼得的“黄金模式”婚姻观。她强调婚姻应该由爱情而起,重视爱情在婚姻中的重要作用,反对为了金钱而结婚;同时她也强调财富是幸福婚姻的保障。评论家们称奥斯汀为“理性的作家”,因为她总是用最真实的语言描述着最真实的生活,表达着最真实的感情。她用独特的眼光观察社会,用她那颗敏感的心体会社会。因此,她的作品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才能引发这么多的思考。她所提倡的婚姻观就是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四.结语
  本文通过运用评价理论系统中的态度系统对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的婚姻观进行了评价性的解读,发现了评价理论在小说话语分析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作者常用过程情感和名词化形式来表达态度意义的文体风格特色。小说《傲慢与偏见》中能应用评价理论分析的领域还很多,有待于笔者他日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雷立美,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2]管先恒.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面面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4).
  [3]李东芹.傲慢与偏见婚姻观点漫谈[J].殷都学刊,1997,(1).
  [4]李战子. 评价理论: 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外语研究,2004,(5).
  [5]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2001,(6).
  
  从佳红,高秀娟,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教师。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评价观

  •  / 尚双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