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英语改革研究的现状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以科研论文的发表为标志的,文献量的增减变化标志着这一学科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在单位时间内,发表的论文越多,学科发展的速度就越快,但高峰过后的低潮又从某种程度上标志着这一学科发展已趋于成熟。
本文拟从1997至2008年18本核心期刊76篇有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章进行研究。下表一研究的评价指标就是在统计区间内的载文量,能反映大学英语改革的速度以及其程度。表二研究的指标是统计区间内载文量的分布,能反映著者群的规模、关注热点和著述能力。
从表一数据可以看出大学英语改革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至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在1998年为了培养符合新世纪要求的英语人才,共发表12篇论文,涉及到大学英语改革的各个方面。之后的几年都发展比较平稳,只有在2001年出现低潮。而在2003年和2006年的发文量又高达13篇之多。从大学英语改革的发文量分布来看,它不像其它发展势头好的学科稳中有升,而是有升有降。这也正是这一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差别所在,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任何理论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从总体来看,大学英语改革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总发文量偏少、文章内容陈旧重复;每个方面都有相关论文发表,但都只是泛泛而谈深度不够;而且很少有论文涉及一整套大学英语改革方案,牵一发而动全身,相应的教学思想要有相应的教学模式和评估方法与之呼应,仅仅只论其中之一是缺乏实用价值的。
二.大学英语改革的研究视角
(1)教学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纲领,没有思想的转变当然没有行动的变革。很多学生虽然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但仍不能灵活运用,说的是中国式的英语,写的老外根本就看不懂。这些现状引起了学者们对已有的以“阅读领先”教学理念的怀疑,以“听说领先”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
(2)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改革核心,其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47%。其中有5篇是关于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得到普遍的应用。除此之外,一些专家学者根据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包括双外教学法、综合技能合成法、3T模式、SCLT教学模式、122模式、学生自主+CAI+课堂教学模式等。这些模式都有各自独特的优点,但也有各自不同的客观条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符合以“听说领先”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的听说等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性。但同时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独特的特点和条件,因此不能盲从,应该根据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或制定恰当的教学模式。
(3)评估方法
这里的评估方法的改革,是指测试的改革。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因为它是全国唯一公开量化从横向比较的考试。由于传统的四六级考试过于注重学生的读写能力,忽视听说能力,跟现在对英语人才的要求相悖,所以各专家学者纷纷提出了改革四六级考试的建议。主要观点就是增加主观题,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除此之外,要让四六级考试跟教学分离开,以避免四六级考试成为教学的唯一目的或者各高校相互攀比的度量衡,而干扰正常教学忽视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田小林,女,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