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9期 ID: 148715

[ 郑兆香 文选 ]   

语文课堂教学导入之我见

◇ 郑兆香

  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为课堂教学明确方向、营造气氛、指导方法、激发兴趣,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精彩的课堂教学导入,就像写文章一样,必须在寥寥数语之间吸引学生的注意,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使课堂教学有效、有序、充满活力地开展,为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精彩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最初环节,是课堂教学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基于教材进行的最初的对话交流。那么,怎样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精彩导入设计呢?从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来看,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进行。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青少年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特别的探求欲望时,他们的精神就会随之亢奋起来,他们也会主动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展开积极的思考,竭尽全力地探索其中的奥妙,求得问题的解决,最大限度地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根据青少年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结合文本的内容,设置相关的、有趣味的疑问,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可以激发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女作家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时,笔者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依据课文的内容,采用了设置疑问的方法导入课堂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笔者设计的问题如下:1.你知道中国哪些著名的瀑布?2.中国有崇山峻岭无数,大小瀑布千万,你可曾听说过有一条瀑布叫做“紫藤萝瀑布”?3.看到《紫藤萝瀑布》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疑问一提出,学生便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他们知道我国的黄果树瀑布、庐山瀑布、大口瀑布等,可是在大大小小的瀑布中,没有哪一条瀑布的名称叫紫藤萝瀑布,这让学生感到很奇怪。看到《紫藤萝瀑布》这个课题,学生产生了很多疑问,如:课题为什么是《紫藤萝瀑布》?“紫藤萝瀑布”是什么意思?课文写的是作者看到的一株开的很旺的紫藤萝花,用“紫藤萝瀑布”作标题有什么作用?……至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笔者顺势启发学生说,我们学完了本课,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研究表明,人的活动总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适宜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情绪得到感染,精神振奋,良好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学生的求知欲将很快被激发起来。这样,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显著增强,学习效率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有效的保证。
  例如,在教授高尔基的《海燕》一文时,笔者从网上下载了一段有关大海的视频,利用多媒体的影音效果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一上课,笔者邀请学生共同观看一段视频: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电闪雷鸣,狂风呼啸,雪浪翻滚,拍打着辽阔的海岸,被海岸击碎的巨浪溅起了无数的飞花,纷纷地洒落下来。在乌云、大海和巨浪之间,海燕奋飞,一会儿掠过海浪,一会儿挑战乌云,它的叫喊声在苍茫的海天之间震荡。乐声渐小,画面慢慢地定格,笔者深情地对学生说,这就是海燕,这就是勇敢的海燕。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高尔基的《海燕》一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感受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吧!这时从学生聚精会神的读书中,可以判定他们已经完全进入学习状态。
  三、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开门见山的课堂导入方法,就是根据文本和学生的特点,直截了当地进入新课的学习。这种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迅速切入正题,开启新课题的学习。由于省去了那些不必要的铺陈与渲染,自然容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笔者根据学生的预习,结合文本的内容,利用导入语和学生进行了围绕文本的信息交流。笔者提问:课题是“背影”,课文写了作者在什么情况下见到了父亲的背影?背影有什么特点?背影感动你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预习,明确了“我”是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庭祸不单行时见到父亲,看到他的背影的。父亲的背影很感人,让“我”几次流下了眼泪,正因为如此,父亲的背影感动了“我”,父亲的背影中有着与泰山齐高,与日月同辉的伟大的父爱,正是这种爱,闪烁着璀璨的光芒,让背影具有永恒的魅力。这样了解了学生的课文预习情况,摸清了学生自学课文的实际情况,为本课阅读教学方案的调整提供了直接的依据,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精彩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是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从设置疑问的角度设计,可以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角度设计,也可以从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角度设计等等。只要我们不断地研究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我们课堂教学导入的功能就会越来越强,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不断提高,语文课程改革就会走出尴尬的低谷,迎来光明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雁.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郑兆香 江苏新沂市王楼中学 221433)

语文课堂教学导入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