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9期 ID: 148702

[ 钱雅倩 文选 ]   

和歌“雨”意

◇ 钱雅倩

  摘 要:日本列岛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尤其是6、7月的梅雨季节会经常下雨,每年夏秋两季的台风也会带来大量的雨水。因此,“雨”与日本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日语中关于“雨”的词汇数量很多,而且“雨”也是日本文人骚客笔下的常客。本文列举和歌中所出现的不同的“雨”,进而分析“雨”这一意象在和歌中所具有的艺术表达效果。通过鉴赏和歌中的“雨”这一意象,日本古典和歌细腻哀婉、余情幽玄的一面可见一斑。
  关键词:和歌 雨 意象 表达效果
  
  一、引言
  日本列岛四季分明,终年均有降雨,因此,“雨”与日本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它也与月、梅、菊、樱等一样,经常出现在日本歌人们的笔下。本文先列举和歌中所出现的不同的“雨”,然后分析“雨”意象在和歌中所具有的艺术表达效果。通过对“雨”意象的鉴赏,日本和歌细腻哀婉、余情幽玄的一面便可见一斑。
  二、和歌中不同的“雨”
  日语中关于“雨”的词汇数量很多,诸如,时雨、夕立、五月雨等等。在和歌中,这些不同的“雨”经常与其它意象组合,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春雨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雨在人们心目中一直被视作唤醒万物生机的使者。在和歌中,春雨也经常与新木、绿苔等生机勃勃的植物一起,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风景画。
  例如:(1)ときはなる 山の岩根に むす苔の 染めぬみどりに 春雨ぞ降る(《新古今和歌集·卷一·春歌上》)
  现代日语译诗:いつも色を変えない山の岩根に生している苔に、他の緑樹の様に緑に染めたわけでもないのに春雨が自分が染めたごとくに降っています。
  在这首和歌中,绵绵春雨给常年生长在山石岩底的青苔染上了一抹新绿,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2)春雨の花の枝より流れ来ば なほこそ濡れめ 香もやうつると(《后撰和歌集·卷一·春歌上》)
  现代日语译诗:春雨が花の枝から滴るのならもっと濡れましょう、花の香が移るかもしれませんゆえ。
  春雨从花枝上滴落下来,显得更加润泽,是不是花香透入雨滴的原因啊!春雨滋润花草树木,这是我们所熟知的。不过,这首和歌巧妙地道出,可能是花香滋润了春雨,生动地写出了花香的芬芳怡人。
  正如上面所述,在和歌中,春雨经常与生机勃勃的植物一起,勾勒出一幅清新动人的春景图。
  (二)五月雨
  日语中的“五月雨”即“梅雨”。与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样,日本列岛的中南部地区在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会出现“梅雨”。梅雨时节雨纷纷,在这个持续阴雨的时节里,歌人们经常把“五月雨”作为笔下的一个意象,来抒发不同的感受。
  例如:(1)五月雨に 物思ひをれば 郭公 夜深く鳴きて いづち行くらむ(《古今和歌集·卷三·夏歌上》)
  现代日语译诗:五月雨に物思いに耽っていると、夜深くほととぎすが鳴いて飛び去ってゆくのが聞こえる、あれはどこへゆくのだろう。
  这首和歌是歌人纪友则以一个女性的口吻吟咏的。夜深人静之时,窗外霪雨纷纷,杜鹃鸟啼声而去,一个女子陷入沉思,久久不能入眠,她想着:这杜鹃鸟飞去何方呢?在这里,作者用了隐喻的手法,表面上是问“杜鹃飞去何方”,实则冥想“我的心上人现在去了哪里,是不是在其他女子那里”,描绘了一幅雨夜女子惆怅的景象。
  (2)うちしめりあやめぞかをる郭公啼くやさつきの雨のゆふぐれ(《新古今和歌集·卷三·夏歌下》)
  现代日语译诗:五月の入梅の頃はしっとりと濡れ、軒に吊した菖蒲が香り、ほととぎすが鳴いている雨の夕暮れは何とも言えないあわれを感じます。
  这首和歌表现的是五月刚入梅时的景象。日暮时分,雨依然下着,杜鹃鸟啼叫着,吊挂在屋檐下的菖蒲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动中有静,以动现静,给人一种无法言表的静谧之感。
  (三)时雨
  日语中的“时雨”即“晚秋小雨”,是指与阴晴昼夜无关的过云雨,多出现于晚秋至初冬时节。时雨的特点是骤下骤停,深秋初冬,时雨潇潇,不免给人以一种萧瑟惆怅之感。因此,歌人们经常借时雨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伤愁。
  例如:(1)世に経るは苦しきものを槙の屋にやすくも過ぐる初時雨かな(《新古今和歌集·卷六·冬歌》)
  现代日语译诗:世を生きながらえていくことは辛く苦しいものなのに、槙の屋に降る初時雨はいとも軽々しく降り過ぎていくことだ。
  人生在世,悲苦尽尝,不过终将如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初冬时雨一样,一去无影踪。这首和歌紧紧抓住了深秋时雨的特点,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对人生变化无常的哀叹之感。
  不过,歌人们笔下的时雨并不一定都是透着萧瑟悲愁之感的,在一些和歌中,时雨也经常与红叶等时令景物一起,来表现深秋初冬时节的动人景色。
  例如:(2)龍田川錦おりかく 神無月 時雨の雨をたてぬきにして(《古今和歌集·卷六·冬歌》)
  现代日语译诗:時雨の雨を縦糸に、川面を流れる紅葉の葉を横糸に、まるで、見事な錦を織っているようだ。
  以时雨雨丝为经线,以漂流在河面上的红叶为纬线,编织成了一幅艳丽锦卷。在这首和歌中,作者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呈现给我们一幅“红叶飘水面,雨帘挂空中”的深秋美景。
  (四)夕立
  日语中的“夕立”即“夏季傍晚的雷阵雨”。作为炎炎夏日特有的一种时令景观,“夕立”也经常出现在歌人们的笔下。
  例如:(1)よられつる 野もせの草の かげろひて すずしくくもる 夕立の空(《新古今和歌集·卷三·夏歌上》)
  现代日语译诗:暑さのためによれてきた野一面の草が影って、涼しく曇ってきた夕立の空だ。
  雷雨将至,疾风吹乱草,乌云密布,仿佛覆盖了整个原野,顿时四周变得凉快异常。在这首和歌里,作者巧妙地捕捉到了夏季雷雨前的景象。
  (2)この里も夕立しけり 浅茅生に 露のすがらぬ草の葉もなし(《金叶集》)
  现代日语译诗:この里でも夕立が降ったのだなあ。浅茅生には露がすがりついていない草の葉もない。
  在白茅丛中,草叶上点缀着点点雨露,这附近应该也下过雷雨吧。这首和歌描绘出一幅夏季雨后露珠润草叶的景象。
  三、“雨”意象在和歌中的艺术表达效果
  从审美学的角度看,意象是从客观物象到艺术形象的审美中介。意象,指因物感于心而产生出的、寄托着人丰富情感的客观物象或凝聚在自然之物中的人的主观情愫和感性形象。因此,诗歌意象的组合,一般由情感的链条联结着、维系着。在创作过程中“纷至沓来的意象零乱破碎,不成章法,不成生命,必须有情趣来融化它们,贯注它们,才内有生命,外有完整形象。”从上述列举的和歌中可以看出,歌人们用情感的链条将“雨”意象与其它意象组合,构成具有内在生命的完整形象,用它来追求各种特殊的艺术表达效果。
  (一)传达情意
  正如上述所言,意象是融铸了主观情意的物象,或者说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因此,和歌中的“雨”,往往不再是一种纯自然的物理现象,而是一种用以传达主观情感、意趣的符号。
  例如:(1)長月のしぐれの雨の 山霧の いぶせき我が胸 誰を見ばやまむ(《万叶集·卷十·秋相闻》)
  现代日语译诗:長月の時雨の雨が山霧となって立ち込める――そんな風に鬱いでいる私の胸は、誰を見れば晴れるのだろう。
  阴历九月,时雨纷纷,雨珠化作山雾腾起,笼罩山头,如同笼罩在“我”的胸口,不过见到心上的那个人,应该就会消散吧。这首和歌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的恋恋不舍之情。
  (2)久方の雨にしをるる君ゆゑに月日も知らで恋ひわたるらむ(《新古今和歌集·卷八·哀伤歌》)
  现代日语译诗:皇子が天に帰られて、その悲しみゆえ、雨が降ってきている。私どもは、そのため月日が経つのも知らずお慕い続けている。
  在这首和歌中,作者将对高市皇子薨逝的悲痛悼念之情直接托于“天下雨”这一景象。
  (二)烘染氛围
  为了避免正面抒写的直露,用“雨”意象营造一种氛围来作侧面烘托,以达到委婉蕴藉的艺术效果,是和歌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手法。
  例如:(1)人は来ずはらはぬ庭の桐の葉に音なふ雨のおとのさびしさ(《万代集》)
  现代日语译诗:待ち人は来ず、掃除もしない庭の桐の落葉に、雨が訪れて降り注ぐばかり。その音の寂しさよ。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拍打着散落于庭园里的一地梧桐叶;“我”等待的那人未来,这声音听着让人不免产生寂寞之情。作者借雨打梧桐之声,营造出一种凄冷寂寥的氛围,更添心绪的惆怅。
  (2)夜もすがら何事をかは思ひつる窓うつ雨の音をききつつ(《和泉式部集》)
  现代日语译诗:一晩中、眠ることもできず、窓をたたく雨の音を聞きながら、私が何を思っていたとお思いだろうか。(それはあなたのことばかり)
  听着雨打窗声,“我”一夜未眠,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这首和歌是和泉式部与敦道亲王相恋时所作。作者苦于这一段禁恋,但对亲王的恋慕充满心怀,无法自拔。在这里,作者借助雨打窗的一声声响,烘托出自己内心的思恋、愁怀和烦乱,在这不眠之夜显得极为凄婉动人。
  (三)营造意境
  诗歌的意境由一些鲜明具体的意象组合而成,其中往往有一个意象起主导作用,用以联结其它的意象。因此,“雨”意象在和歌创作中,有时像一条主线,将一些零散的意象串联成一个整体,来营造和歌的意境。
  例如:(1)五月雨の空もとどろに 郭公 何を憂しとか 夜ただ鳴くらむ(《古今和歌集·卷三·夏歌下》)
  现代日语译诗:五月雨が空に響くほどに降っている中、ホトトギスは何がつらくて夜ひたすらに鳴いているのか。
  这首和歌描写的是在一个梅雨季节的夜晚杜鹃鸟啼叫的景象。这里面包含了两个意象:“五月雨”、“杜鹃鸟”。其中,“五月雨”是主导意象,那啼叫的“杜鹃鸟”,还有从中暗溢出的惆怅寂寥气息,都由“五月雨”而生发、延伸。
  与此相类似的例如:
  (2)昔思ふ草の庵の夜の雨に涙なそへそ 山ほととぎす(《新古今和歌集·卷七·杂歌》)
  现代日语译诗:昔の事を思い出している粗末な草庵にいて、夜の五月雨は特に悲しく、湿っぽくなるのに、この上涙まで流させてくれるなよ、山ほととぎすよ。
  草庵雨夜,回想过去,不禁感慨万千;杜鹃悲啼,给这冷寂的雨夜又增添了几把泪水。“草庵”、“夜雨”、“杜鹃”,这三个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首和歌的意境;草庵忆事感慨,杜鹃悲啼洒泪,这些都是在“夜雨纷纷”的背景下展开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往昔的追忆与悲叹。
  四、结语
  综上所述,歌人们以其细腻的笔触,多样的艺术表达手法展现了不同姿彩的“雨”,以此来表达自己不同的心境、情感和意趣。因此,和歌中的“雨”给人的感觉或喜或悲,或畅快或寂寥……从前面对和歌中的“雨”意象的鉴赏分析来看,我们能感受到日本古典和歌所具有的那种细腻哀婉、余情幽玄,宛如那潺潺流水般的小夜曲。笔者认为,这与日本的狭小岛国、海洋气候的地理自然环境以及日本民族细腻、敏感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佐佐木信纲.新订新古今和歌集[M].东京:岩波书店,1959.
  [2]小岛宪之,新井荣藏.古今和歌集[M].东京:岩波书店,1989.
  [3]佐佐木信纲.新订万叶集(上)[M].东京:岩波书店,1954.
  [4]片桐洋一.后撰和歌集[M].东京:岩波书店,1990.
  [5]川村晃生,柏木由夫.金叶和歌集[M].东京:岩波书店,1989.
  [6]安田德子.万代和歌集(上)[M].东京:明治书院,1998.
  [7]和泉式部.和泉式部集[M].东京:岩波书店,1983.
  [8]朱光潜.诗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9]邓云凌.中日古典诗歌意象比较[J].东方论坛,2004,(4):56—59.
  [10]白晓光.雨[J].日语知识,1999,(10):50—51.
  
  (钱雅倩 浙江省宁波大学 315211)

和歌“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