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来,作文分值在中考语文试题总分中一直占据将近半壁江山,作文的优劣成了语文得分高低的关键,所以说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
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效率不高,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件痛苦而又无奈的事,技巧的单一和素材的缺乏让他们束手无策、无从下笔,写作时无话可说,或是“不知从何说起”。教师盲目指导,学生应付考试、机械模仿、情感虚假,难以写出像样的文章来。这种现状成了困扰作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令人担忧。
如何走出误区,提升写作成效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探索实践,谈几点个人的尝试,供同行们参考:
一、“以趣促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很多学生因为对写作缺乏兴趣,都是被动写作,应付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长期下去,他们感到压抑、枯燥,积极性不高,又怎么能写出好的文章呢?在写作教学训练中,不少教师设定的作文命题往往会对学生的思维空间产生限制,有的甚至直接给学生一个作文题目展开习作,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扼杀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无法让所有的学生产生共鸣,部分学生写作时束手束脚,阅读敷衍了事,甚至抄袭。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在作文活动中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在作文命题上适当放宽,采用半命题或自由命题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习惯确定命题,化被动为主动,积极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或熟悉的素材作为写作的内容,写出个性鲜明、感情真实的文章。
二、“厚积薄发”,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素材是开展写作的根基。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缺乏素材,即使掌握了许多的写作技巧,也是举步为艰的,写出来的文章虚有其表,缺乏真情实感。只有具备广泛的作文素材,才能打开写作的源头活水,写出好的文章。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呢?可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在教材文本中积累写作素材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的名家名篇、经典美文,比如《台阶》、《背影》、《散步》等。学生可在这些优秀的作品中积累丰富多样、风格各异的写作素材,如文笔优美的词句,富含哲理的语言,生动凝练的抒情文字等。教师应借助这一资源优势,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引导学生汲取教材文本中的宝贵资源并积累起来,为写作服务。
2.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实际上,阅读是间接的生活积累,也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语言材料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学生如果能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好的书籍、杂志或是报刊,并养成记读书笔记、写随笔的良好习惯,积累佳词妙句、精彩语段,不仅会获得知识,感悟作品的主题,更能积累到丰富的写作素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活水,是文章写作的源泉,有道是:“人间处处有真情,生活处处皆语文。”大多数学生的文章都缺乏真情实感,虚假的痕迹也十分明显,作文内容假、大、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懂得走进生活,从生活中观察收集各种素材,特别是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另一方面是学生进入初中以后,面临中考的巨大压力,学习紧张,他们的生活几乎是单调的、压抑的,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也就缺少丰富的写作素材,写作无“米”下锅。所以,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关注自我成长,关注人生体验,哪怕是路边的一棵小草、一滴露珠,也要用心去观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更贴近生活,更显真实。除此以外,教师也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放飞心灵,活跃身心,挥洒个性,到了写作的时候,就会有许多的生活素材可以信手拈来。
三、“取长补短”,增加作文评改的灵活性
写作教学的另一重要环节就是作文评改工作,它可以分为学生自我评改、小组互评、教师评改等几种形式,但教师的评改尤为重要。教师批改学生作文,如果只写一个“阅”或是一些空洞的评语,如“语言流畅”、“立意深刻”、“情感真挚”、“结构完整”等等,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没有帮助的。教师应对文章展开分析,找出问题和不足,在评语中提出中肯的建议和要求,也可写上一些激励性的评语,这样才会让学生受益良多。
当然,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评改过程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面面俱到。因此,教师可遵循新课改的要求,灵活变通评改的方式,在学生之间开展作文小组互评或同桌互评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评改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大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写作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努力消除弊端,走出误区,制定一套行之有效而又科学完整的作文教学计划和训练体系。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丰富写作素材,不断提升写作成效,写出文从字顺、意蕴深刻的好文章,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周国兵 江苏海安县白甸镇初级中学 22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