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1年第11期 ID: 140875

[ 崔春 文选 ]   

如何加强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

◇ 崔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如今电视、网络等传媒正逐步普及,这挤占了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学生在课堂上偷看小说的现象的确少了,偷听音乐的多了;上网包夜学生趋之若鹜,通宵夜读的又有几多?要彻底转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大力倡导课外阅读,广开源头活水,是当务之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加强学生的阅读呢?
   笔者认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先导。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呢?首先要注意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生不同学段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阅读内容。比如第一学段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第二学段关心作品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第四学段则从欣赏作品的角度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其次采取多样化的阅读及交流方式。如读读、演演、画画、办读书沙龙等,不同的文章可以采取不同的阅读形式,轻松活泼的气氛可以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最后,允许学生理解有偏差。“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阅读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对于学生的阅读感悟、奇思妙想,教师应予以鼓励,不轻易把教师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阅读中产生自信,学会读书,表现自我,获得成功。
   一.加强读书技巧指导是关键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加强初中学生读书方法指导尤其有必要。学生只有掌握并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可采用如下步骤:
   1、制定读书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读书计划明确读书数目、读书量、读书时间,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减少犹豫,选择适宜的时间,提高读书的效率。
   2、精读。这是教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叶圣陶先生曾经将之分为预习和练习两部分。预习的工作有通读全文,认识生字生词,阅读相关文章,应对教师考问等。
   3、略读。略读指导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一般地说,略读指导有以下几种方法:版本指导、序目指导、参考书籍指导、阅读方法指导、问题指导。
   4、速读。首先确定你要寻找的信息是什么,然后将书放到大约20英寸远——足够看到整个书页的地方,将你的食指沿着书页往下划动,眼睛只看指尖上方,飞快地移动你的食指。
   5、写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的时候将文章中使用精当的句子,精彩段落摘录下来,将阅读时产生的共鸣写下来,这将是一种享受。
   二.搭建读书交流平台是享受
   学生读书兴趣被激活,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想方设法搭建读书交流平台,让学生能够享受到读书所带来的愉悦感、成功感。笔者曾经尝试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帮助学生搭建交流平台。
   1、同伙指导法。先测试每位学生的阅读水平,两人一组,指导者比被指导者水平略高,按照恰当的阅读水平和兴趣选择书籍,在规定时间内阅读作品,记下心得体会,同伙间不间断交流,互相促进。
   2、小组交流法。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组成读书小组,如诗歌小组、小说组、散文组、文言组等。每一组内还可以依照文学作品的年代、作者再划分,共同研究选定书籍,分头阅读,集中交流阅读心得。
   3、组织读书沙龙活动。每月确定一个读书主题,如“歌颂母爱”、“革命历史故事”、“我喜欢的”。学生依据兴趣,选定主题,积极寻找书籍,阅读书籍,收集资料,撰写发言稿。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大胆组织,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展示其才华。
   4、成立文学小社团,自办读书小报。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好方法。教师宣传发动,帮助学生成立文学小社团,建立社团活动的自治组织,定期开展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自办阅读小报,向社员介绍新书,发表社员小习作等,让学员获得成功的享受和满足。
   5、组织学生参加读写比赛。选取优秀作品向报刊、杂志投稿,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组织的读写比赛活动,推荐学生的优秀读书笔记参加区的读书笔记评选活动。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了让学生们都热爱阅读,提高阅读兴趣,我们全体语文教师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激发阅读兴趣,给阅读注入动力,让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阅览室,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崔春,教师,现居江苏徐州。

如何加强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