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1年第11期 ID: 140855

[ 张泽良 文选 ]   

引导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 张泽良

   众所周知,不少的职校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听、说、读、写能力差,职校语文教学改革困难重重。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解决中职语文学习不良局面的一种好办法。
   一.关于中职语文教师引导作用发挥的几点建议
   传统语文课堂是教材写什么就讲什么,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教是强迫的,学是被迫的。在新课堂理念下,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为主,那么教师该如何去引导?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成为新课改中最棘手、最重要的问题。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1.教学设计要替课堂定调
   师生关系的转变与教学设计对师生活动的定位相辅相成,这是激发学习自主性的前提。教师的任务有哪些?学生的任务有哪些?师生双方各自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获得知识?都要在设计阶段确定下来。传统语文备课倾向于备知识,对教学方法关注偏少;新课堂讲教学设计,这里的设计二字充分突出对教学程序、方法的构思与创新。课堂设计的结构、问题以及活动等都要把学生设计成主体,把教师设计成为引导者。这样就为新课堂定了调。
   2.重视问题意识与分层教学
   问题教学法是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武器之一。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问题,让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辩驳、探究与讨论。当老师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就被赋予信任与期待,思维积极性就会被打开。例如:在《祝福》中,“作者为什么要特别描写鲁镇祝福的气氛?为什么要特别描写飘落的大雪?”;再如在《药》一课中,“为什么红眼睛阿义打了夏瑜,夏瑜却说阿义可怜?”这些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立刻投入到讨论思考的氛围中,思维在讨论中得到训练,理解也就比较深刻。
   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教学中要善于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实现分层次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中得到进步,感受成功。例如:可以在教学中把问题设计成为A/B/C三个级别,让所有学生达到C级要求;让大部分学生达到B级要求;让少部分学生冲击A级要求。这样的层次化设计对于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要关注教学有效性的核心要素
   当前在中职语文课改革中,最大的误区是一些教师盲目地认为课堂气氛活跃就是新课堂。所以,在这里笔者强调教师要始终关注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几个核心指标——知识、能力、思维、情感。衡量课堂效益的第一指标是知识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掌握基础的知识;其次是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否提升,这是最为关键的;再次是学生的思维是否全面参与、是否积极参与;最后是学生的情感是否激发,是否达到与文章共鸣,对文章欣赏的程度。如果这些指标达不到,课堂再热闹也是低效的。
   二.关于中职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几点策略
   1.引导学生学能自主
   中职学生大都学习态度被动,方法原始,甚至没有方法可言,激发其自主学习是有难度的。一般来讲,培养自主能力的步骤是:兴趣、配合、自觉、自主。教师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每节语文课要把兴趣作为大事,创设氛围、趣味导入、情感激荡,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学生会配合教师的教学,参与教学的活动;然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学会自觉采取一定的自我训练,去提高语文的基础能力。当学生学会语文学习的方法之后,就达到自主学习的阶段了。
   自主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教师有责任去培养这个习惯。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产生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可行性目标管理的方式,让学生确立诸如每天写一篇日记、每周写一次语文学习反思、每两节课起码发言一次等此类的目标,将学生逐步引入会学习的境界;同时,还可以通过强制性的目标管理在短期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督查评价等。
   2.引导学生学有专长
   中职学生的语文教学可以从培养粉丝入手。通过文学社、比赛、展览等形式,培养一些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再把兴趣爱好培养成特长。例如演讲能手、校园小作家、小记者、文学爱好者等等。通过校刊、活动等平台,让这些有特长的学生得到展示。把职高浓郁的校园文化建设与语文教学联系起来,就能收到双赢的效果。
   3.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会欣赏语文的学生是会认真对待语文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语文之美,培养学生语文审美能力。职高的很多专业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把语言表达与美的展示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教师要带着学生用情感去阅读,在情境中阅读,上好阅读课是欣赏能力提高的关键。
  
   张泽良,教师,现居贵州石阡。

引导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