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一种孤独》是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创作的一部小说集,以冷峻的笔触描写了美国二战后五六十年代的纽约人的生活。在这部小说中,语言是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部分,本文对《十一种孤独》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十一种孤独》 语言特色 文学创作
引言
理查德·耶茨是美国文学领域中被遗忘的最优秀的作家,是处于美国焦虑时代下的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革命之路》《十一种孤独》《复活节游行》《恋爱中的骗子》《冷泉港》等。作为二十世纪中叶美国主流生活中的一个记录者,耶茨的文学地位并不低,与契诃夫、菲茨杰拉德等人同名。《革命之路》是他的处女座,也是他奠定了文学地位的一部重要作品。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出版之后,更是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这部作品的语言特色是一个亮点。对小说中的语言以及文学笔调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对这个社会进行评论的方式。
一、《十一种孤独》简介
《十一种孤独》以冷峻的笔触描写了美国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普通纽约人的生活,其中有十一种孤独的人生。在这十一个故事中,主人公都是缺乏安全感或者生活不如意的人,其中有美国曼哈顿办公楼里被炒鱿鱼的白领、有着杰出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屡屡受挫却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即将结婚又十分迷茫的男女、古怪的老教师、爵士钢琴手、郁郁不得志的军官等。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展现出最丰富的人生。他用冷峻的笔调将普通人的那种孤独与失落,甚至是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部小说集,《十一种孤独》中的语言和内容都十分朴实,并没有太多刻意的装饰,这也是作者所崇尚的简约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现。虽然十分崇尚简约主义,在作品中并没有太多华丽的修辞,但是这种写实的风格,却使得作品的主旨更加丰满,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更有代表性。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才最有说服力,简洁的语言才更能体现出人生的真谛,所以作者倾向于使用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于人物形象、背景环境等文学要素进行把握,对那些奢华的修辞手法进行了抛弃,用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的作品将生活的本质剖析给读者。在作品中,作者运用自己的想象以及独特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美国人。他们在生活中充满了不安,对国家以及社会的现状充满了不满、焦虑以及无所适从,这些现象是当时的美国人所共有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是不是拥有名望,这些问题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并不会因为你的社会地位的升高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你变得富有而消失,它存在于一个人的本质中,并将会伴随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二、《十一种孤独》的语言特色
(一)冷峻的笔触
在耶茨的很多作品中,语言都是比较冷峻的。比如在他的处女座《革命之路》,代表作《复活节游行》《冷泉港》等作品中,都以“作者退场”的方式来进行创作。《十一种孤独》也是如此,作者就好像是一个局外人一样,不动声色地观察其中每一个人的语言、行为;又像是一个简单的叙述者一样,对主人公身上所发生的点点滴滴的事情进行叙述。比如在《南瓜灯博士》中,作者讲述了女教师普莱斯与新转学来的男孩文森特之间失败的沟通。普莱斯小姐发现文森特在陌生的环境中会遇到孤独和尴尬的境况,因此她开始对他进行关怀和偏袒,但是她的做法使得文森特反而感到不自在,因为这种做法使他在其他男孩队伍中受到的孤立更加严重,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在结尾的时候,文森特进行了报复,这象征着师生关系的破裂。但是从作者的角度来讲,他一直都没有对文森特的处境进行评述,也没有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评价,只是对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以及关系进行了叙述,将评论的权利交给了读者,让读者在阅读之后能够从两个人的关系中看出一些东西,从而实现了写作的目的。比如在小说结尾,当普莱斯小姐看到文森特竟然与其他两个孩子走在一起后,她加快了脚步走上去,对他们笑着说:“文森特,你的风衣真好看,还暖和,我真羡慕你。”当然,女教师的这一席话让文森特好不容易与别人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再次被破坏。普莱斯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自己对孩子的关怀和偏袒也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她建构了一个敬业而且富有爱心的女教师形象,而且自己一直都在按照这个形象去努力,但是她没有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她的这种爱心,她的爱心和敬业有时候反而可能导致其他人遭受打击。在结尾的时候,对于女教师的这种愚蠢的行为,作者并没有直接评论,而是通过男孩子对文森特的嘲讽以及文森特用粉笔在墙上写满脏话的愤怒行为揭示出这一点。在这种冷峻而且极其克制的笔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悲伤。
(二)简洁的文风
简洁是耶茨进行文学创作时的一个重要特征。他崇尚简约主义,在生活中是这样,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也是如此。他的写作文风是简洁的,而且语言十分利落、直率,所以给人带来的阅读体验也是完全不同的。文学简约派主张使用最简单的形式来表现主题,强调在作品简洁的表面陈述下暗藏着深刻的隐喻。耶茨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做得很好,在《十一种孤独》中,就有这种简洁主义的体现。耶茨很少使用修辞手法,他认为最能突出人物的心态、情绪以及性格的,就是几个关键词汇,只要将这几个关键词运用到位了,就可以传递出文章的主旨,可以让受众对作品有深刻的了解。比如在 《乔迪撞大运》中,作者这样形容男主人公:“瑞斯军士,田纳西人,身材修长,沉默寡言,身穿迷彩服也显得整洁干练”。作家对整个人的描述仅仅使用了简单的几个词语,但是在这样的描述中我们的眼前已经出现了一个立体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脸上总是充满了威严神态的瑞斯,他对士兵要求十分严格,有一种冷静近乎到冷漠的个性,所以他与士兵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淡漠,双方在沟通的时候会有很大的障碍。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军官,冷静本来是一种比较优秀的品质,但却没有让瑞斯在军中赢得他本该拥有的位置,反而使他受到大家的排挤和疏离,最终被迫调离。由此可见,作者在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的时候,很善于抓住重点。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冷漠的,这种冷漠也会导致很多人的生活出现不适,像瑞斯一样的角色大有人在。作者描写一个瑞斯,其实只不过是为了对社会现象进行囊括,将社会中的这一类人作为悲剧描写出来而已。再比如在《南瓜灯博士》中的文森特,因为转学有很多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面对一个新环境许多人都会出现孤独、尴尬等情绪,文森特只是作者用来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的一个载体,通过文森特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无奈,揭示了美国社会生活的现实。“灯心绒裤子新的可笑,帆布胶鞋又旧的可笑,黄色运动衫太小,印在胸前的米老鼠图案只剩下些许痕迹”,这是对文森特的外貌的描述,他的同学们带着一种嘲笑的眼神在打量他,因为他们从他的外貌就已经给他钉上了一个标签。这也说明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以物质评价人的现象还很严重,尤其是在小孩子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这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值得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