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第8期 ID: 422663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叙事策略

◇ 罗忆南

  摘要:在当代女性文学中,王安忆一直是文学界最受瞩目的作家之一。尤其是她的《长恨歌》作为多元叙事的代表,展现了鲜明的边缘人叙事、历史性叙事以及空间和事件交错的叙事方式,不同程度地展现了王安忆在《长恨歌》中的叙事策略,使更多读者对这篇文章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展现出了王安忆高深的文学水平。本文主要通过对王安忆《长恨歌》进行分析,来研究其主要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王安忆 《长恨歌》 叙事策略
  引言
  在我国文学作品的发展历程中,不可否认的是,小说艺术不仅具有我国传统的叙事理论以及策略的特性,同时也受到了西方的叙事文学的影响,这也更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当代叙事文学的发展与进步。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在文学的创作过程中,某一事件总是可以通过叙事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展现。在西方的叙事作品中,通常故事来代表所要表达的对象,而用话语代表其所表达的方式。叙事作品主要对事件、人物以及其背景进行描述。我国的叙事作品也是一样,尤其是作家王安忆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西方国家叙事理论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长恨歌》的叙事视角、叙事语言以及叙事时间与空间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讨论王安忆在《长恨歌》中所运用的叙事策略。
  一、王安忆及其《长恨歌》概述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荣膺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原因之一在于王安忆的文学创作始终保持了一种不断生长的状态,她总是在不断否定、不断超越自己。有评论家认为这是她的巅峰之作。在这部小说的创作上,作家的创作视角由农村转入了城市。王安忆运用大量的意象作载体,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和绵密,将城市的历史浓缩在弄堂小舞台中,通过对王琦瑶等日常生活的民间书写,写出了女性的上海、日常生活的上海、怀旧的上海。[1]这是作家眼中别样的历史、别样的城市画卷。
  从文艺理论角度看,小说不仅仅是对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更是借助意象描写来展现社会人生图景的一门叙事艺术。《长恨歌》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四十多年的情与爱,交织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沧桑的变化。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遭受了梦想破灭的打击,产生了躁动以及怨恨的情感,在看似平淡的叙事中,却包含了许多的生活细节,展现出时代变迁中上海的发展。这部作品也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
  二、《长恨歌》叙事策略分析
  (一)边缘人式的个性叙事风格
  在我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出其时代性、跳跃性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则体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当中。在80年代以女性主义为中心的小说创作过程中,私人空间被突出表现出来。在此之前小说的创作主要是注重其思想道德、社会政治等方面,而到了这一阶段,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逃离了公共空间的束缚,主要致力于构筑真实的女人,体现出文学的私人化以及边缘化的倾向,不再是通过牺牲女性来表达情感进行故事的推动与发展。
  在《长恨歌》中,王安忆采用的就是具有非常鲜明的边缘人叙事风格。文章主人公的故事发生在文革时代,但是这些有着典型时代特征的文字却没有成为小说的叙事主体,反而只是作为一个女人在上海生活发展的一个时代背景出现而已。“各自守着各自的心,过着有些挣扎的日子”也表明了无论上海发生了怎样的变动,生活在弄堂里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因此,可以看出上海市民对于社会的变迁,大都是以边缘人自居。在一定程度上,王安忆是想通过这种边缘人叙事风格对弄堂里人们生活方式进行描述,对其价值认知进行还原,这样就可以保障小说中的私人空间远离主流话语,因守边缘,构造属于自己的生活话语。[2]
  在主人公一生的命运叙述中,王安忆安排其游离于历史主流之外,无论是公寓还是平安里的生活,都逸出了时间的轨道,由此构造了历史时代里的私人空间。而在文章主流叙事中,“这些日子,报纸上的新闻格外的多而纷杂,淮海战争拉开帷幕,黄金价格大涨,股市大落,枪毙王孝和……一架北平至上海的飞机坠毁,罹难者名单上有位叫张秉良的成年男性,其实就是化名的李主任”,这一系列经济变动等多项重大事变仿佛对王琦瑶的人生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这也说明了王安忆主要想表现的还是历史的边缘部分。在上海解放前以及解放后的生活中,女性意识遭受压制,在这样的边缘化生存环境中,王安忆选择了树立边缘人的叙事风格,颠覆了权威的唯一性,从而营造出属于新时代女性的理想生活。
  (二)细腻而具体的叙事语言
  洋洋洒洒三十万字的小说,其叙事风格是细腻的,所表现的城市历史是温婉而感性的。王安忆的《长恨歌》说到底也是一篇小说,不可避免地也要涉及到叙事语言的选择。叙事语言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学作品所创作的时代,也代表着作者的写作理念。王安忆在创作过程中逐渐觉得应该将叙事语言转化为一种抽象式的语言,在《长恨歌》中,人物的对话形式都转变为叙述性的间接引用。同时,王安忆还善于捕捉具有象征意义的细节,运用细致的描述将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语言细密、安排恰当,最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王安忆式叙述语言。而且王安忆又喜欢运用很多的比喻进行叙事的抽象化描述,将比喻进行叠加,加强文章主题的突出程度,将这种叙事语言发挥得更加透彻。[3]王安忆运用比喻的手法,在很大程度上将不同的语境联系在一起,同时还能够将其中具有抽象比喻的喻体突出表现出来,也就形成了叙事语言的抽象化表达。抽象化语言式的描述,主要是指通过一些具体的词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最终以最常见的词语表达出来,能够体现出其最简单诚挚的含义,这也就是最简单、最抽象的语言。
  虽然这种叙事语言能够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体现出来,但是由于这种叙事方式过于平铺直叙,反而显得啰嗦冗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读者的想象与思考的空间。王安忆的文字描述过于细致和娴熟,也就导致其文章很少能够为读者保留一定的想象空间,这也可以说是她文学创作的一个缺陷,当然,通过其他叙事方式还是可以进行弥补的。
  (三)空间与时间交织的叙事结构
  在多叙事小说中,相关研究者都看中小说的时间艺术而忽略其空间的作用,即使有空间动能的描述,也只是在某一程度上增加小说人物或者是事件的真实性。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对于空间的选择和描述很大程度上或者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或者是作品主题的突出。空间描述在小说中能够交待出故事展开的地点,承载着一定深度的内涵,还能表达出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某种情感与认知。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叙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