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第8期 ID: 422664

  

《哈姆雷特》的“独白”语言话语评析

◇ 姚先林

  摘要:《哈姆雷特》中大篇幅独白的使用是这部作品最令人瞩目的闪光点之一,它对表现男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连贯故事内容和凸显戏剧主旨等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笔者透过解析其独白语言之功效,力图展示独白在表现角色心理活动与个性特点、故事发展的起因、推进剧情发展与表现哲学道理等角度凸显戏剧主旨所发挥的作用,《哈姆雷特》因此成为展现角色真实情感的经典佳作。
  关键词:《哈姆雷特》 独白 语言效果
  引言
  这部文学戏剧作品是莎翁诸多作品中流传最广、最杰出的佳作之一,这部作品里面,作者使用独白的方式,用第一人称来陈述整个故事,把主人公感受到的最深的体悟让其缓缓叙述,凸显角色自身极为繁杂且纠结的心理活动。在《哈姆雷特》中独白方式的灵活使用令受众可以更深入地和作家以及主人公三者间取得一致的感情共鸣,最终令这部作品的主旨获得升华。
  一、 “独白”的定义
  (一)“独白”的概念
  “独白”这个概念来自前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是著作里面经常使用的一类人物表现方法。其概念被界定为“在规定情景中角色所经历的思考过程,演员在进行表演的时候采用心理独白的方式来梳理其进行的思考且理顺内容使之成为连续不断的脉络。不管在念出独白的时候、做出行动的时候,还是停顿的时候、聆听对白的时候,均于自己心中随兴地发出没有声音的内在言语,这样一种内在言语有时候仅仅只是一个单独的词,有时候或许一个问号或是感叹号,在这里并不要求有非常完整的句子来表现。就是运用这样一种随兴的发挥又较为稳定的心理独白,活灵活现地展现出角色的思索历程。”[1]在作者的戏剧作品还没有被公开演出的时候,主人公在作品里面发出的独白也正是作者心里反复摇摆的表现。独白令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感情经历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这样一种感情表现似乎也只可以透过此方法才能够得到升华。
  (二)《哈姆雷特》里面的独白
  这部作品以角色独白作为主体,重点描述了主人公执着于替父亲复仇的历程还有心理活动情况。在作品的每幕场景中,均出现了主人公的心理独白,观众能够自其独白里面发现他的心时刻处在极度挣扎、纠结以及烦恼中。在他报仇的历程中,心理独白最可以展现其沉郁、挣扎还有烦恼的内心世界。这部作品称得上是角色独白的组合,它是主人公内心反反复复经历挣扎与痛苦的故事,独白的特色于这部著作中获得了全方位的体现,整部著作的主旨以及角色的创造也获得了绝佳的诠释。学术批评看重的是受众与作家两者间互动成效的评价,戏剧是一类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批评中和常规文学体裁有着类似的地方。在独白里面,各个角色间基础的对话沟通以及深入的心理沟通均能有非常好的表现,对这部戏剧作品中独白的解析,实际上也是对著作以及角色的批判过程。
  二、《哈姆雷特》独白的效果
  (一)展示人物心理活动
  《哈姆雷特》中独白在勾画主人公心理活动上发挥了其他戏剧方法无可代替的作用。在角色发表独白的时候,阅读者与观众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当下正在承受着极大的情感冲击以及危险。他的父亲突然之间死去,而他的母亲闪电般地改嫁他人,这些经历使其内心原有的理想世界变得不堪一击。为了取得和阅读者之间的沟通,作者在作品里面借助角色的独白,为他们提供了解角色必须的细节,遵循了合作准则。假如作者没有提供这些细节,那么阅读者就难以深入解读角色行为,这是由于所有的罪孽均被掩饰在冠冕堂皇的表象下面,加之全国上下朝野内外对这件事一点也不了解,主人公只是一位王子,就更加没有办法与幕后黑手斗争,因此第二段独白清楚地说明他已经没有办法经受这般痛击,但是也无力和当下局势进行对抗,因此滋生出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萌动了自杀的想法。接下来就是近20行看上去毫无逻辑且反反反复复出现的思维片段,作者运用这种看似违背实际是遵循合作准则的手法是为了增强沟通成效,深刻展现出主人公心理遭受的创伤,他对自己亲生母亲居然闪电般又违背天性地再嫁感到痛心疾首,又透过差别巨大的角色形象比对更深层地阐明他对新任君主的厌恶以及对自己母亲再嫁的憎恨。看上去毫无逻辑的独白,恰好生动地传达出主人公在那个时刻感受到的凌乱而激烈的情绪。[2]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类对方式准则的违背恰恰就是作家希望得到和阅读者进行更深入沟通所运用的手段。
  (二)独白和自我之间的关联
  主人公在作品里面的心理感情经历均是透过作品里面的独白来予以展现的。
  第一,这部剧初始阶段,主人公就利用独白的方式把其父亡故、其母再婚、叔叔继承王位的故事传达给阅读者。经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后,近乎丧失希望的主人公只有用喃喃自语的独白来展示他所承受的悲痛的内心感受,如果不是这样他就只能自杀了。
  第二,第二段独白中主人公提到:“我希望这结实的肉体融化瓦解变为露水,或是苍天没有制定教规严禁自杀”,这段话生动地展现了其内心承受的巨大悲痛,然而教规使信徒不能够用自杀的方式来解脱痛苦。正因为这样,导致他在得到噩耗以后始终处于反复犹豫纠结中。之后他又说了一些似乎毫无逻辑的喃喃自语,莎翁并非是无意地把这些呓语放入剧中的,他是为了得到一种更深刻的戏剧效果,那些反复的呓语就是主人公于巨大的痛苦中无可奈何的悲怆的诉说。[3]父亲刚过世一段时间,其母就迅速再嫁,悲痛之上再添悲痛,这令他的内心再也承受不住这种沉痛,所以他只有通过重复的喃喃自语来传达其心里的悲怆,面对亲人的叛离,他只有跟自己进行交流。
  第三,在第三段独白中,主人公在梦里面看到了他故去的父亲,父亲跟他说是他的叔叔毒害自己然后夺走国王的宝座,但是不准他加害自己的母亲,在他知道这些事情以后悲愤至极,他几近失控,无可奈何只有对着天与地呐喊,试图向天与地询问究竟有没有比这还要凶残的利器。这两段连续的独白令阅读者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一个失控、悲愤以至于可悲的哈姆雷特,他把心中的痛苦和纠结用独白的方式传递给阅读者,令大家与他一同悲愤交加。他报仇的内心活动是一个极为繁杂的纠结体。

《哈姆雷特》的“独白”语言话语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