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突出体现,也是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高校语文教学存在重灌输、轻表达的现象,语文课堂内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够,缺少实践训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要全面贯彻落实语文实践教育,就要在课堂上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 语文教学 语言表达 实践
引言
语言是表达内心的一种途径,也是人类对外展现观点态度与自我情绪的手段之一。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与人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怎样合适地使用语言表达观点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语言文化的实践体现。语言优美能够带动起人们彼此之间交流的积极性,能够做到坦诚相见,使社会交往顺利,让人与人关系更加紧密。[1]能够准确地运用语言表达是一个值得不断学习的技巧,这也是展现高等教育下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一个方面。所以,高等院校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同时不能只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本文根据目前高校大学生语言表达现状,浅析有关语言表达的定义、缺点、形成缘由和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概述
语言是手段也是途径,拥有出色的语言表达水平能展现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也是有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这二者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能否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是判断一个人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高等教育下的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在对他们进行培养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加强语言表达水平的提升,这样才能展现出学生们的精神面貌,以昂扬的姿态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当今的时代发展中,每个人都脱离不开与现实社会的关联。个人的全面成长能加快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也会相应地对人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在个人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语言就成了彼此间沟通的媒介。语言的作用在现代人的发展中被重新定义,优秀的语言运用能力早已是高等教育下学生们体现综合水平的关键。[2]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谈。大学生要明白怎样用自己的语言谈清楚内容,让对方能够准确理解。而谈这方面的功能有两种:第一是演说水平,涵盖了事先预备的内容和当场即兴的内容,都要很清楚地讲明白本人与对方的立场和看法;第二是指辩说水平,要能够坚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仅很好地诠释本方的想法,还可以与对方进行辩论,针对对方的观点,能攻能守,攻守一体。
第二,写。写主要涵盖了三个内容:一是要会写作文,写的时候主题鲜明,表达流利,形象生动,充分地表达自己要展现的内容。二是会写实用性的文章。当前时代迅速向前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们目不暇接,如何面对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成为了学者必须考量的地方,只有利用更多教育性、学术型以及应用类的作文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指导,高校的工作开展才能更加有效率。其中包含了规章制度和规划报告等内容,还有类似于工程类和技术类的论文。三是在社会发展中要学会与时俱进,可以利用电子设备进行实践性的表达创作。只有熟练地应用各种电子设备,大学生才可以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今天不断更新知识贮备,很好地做好信息的传递。而高等教育下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只有掌握了谈和写这两种沟通技巧,才是融入社会实践的关键。
二、大学生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
当前,大学生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而这种现象表明大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之外,其语言能力还有待提高。大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水平以达到社会对学生们的期望呢?首先我们要知晓存在哪些问题,笔者总结了以下三方面:
(一)语言表述模糊
在沟通时大学生对内容的阐释方面不够到位,存在表述模糊、不确定的现象,容易使对方造成误解。在表述一种观点、情绪和内容的时候,他们往往不能准确地说明,造成传达失误。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尤其在涉及内容较多的时候,这种丢失话语逻辑的现象更加明显。
(二)语言表述不准确
语言表述不准确主要是指学生不能准确直接地表达想说的内容,在口头语言表述中更是如此。在最近几年对各个院校大学生进行的普通话考试中,测试结果差强人意,很多学生都没有达到合格的水平线,这种结果的出现无疑显示出在日常的人际交流中大学生交流的困难处境。各地方言以及学生个体的发音习惯都造成了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导致写作提笔的时候用词不准,在书写时候造成他人的阅读障碍。此外,电脑打字普及,提笔忘字也是大学生书写常见的问题。
(三)没有表达的期望
在大学语文课堂中,老师一人灌输知识学生听的现象严重,导致语文课堂互动不足,学生不愿开口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课堂环境阻碍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填鸭式教学法隔绝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也不利于师生学术交流的发展。大学生不能表达自己的个性,只能人云亦云,最终大学生求学的自由和兴趣被桎梏。[3]因为中国人的拘谨造成不善于表达,在公开场合演说表现自己是许多学生不敢进行的任务,也不能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向他人展现自我。
三、提升大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策略
(一)要转变自我认知,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这一方面能力的锻炼
能否顺利地进行语言表达是学生将来发展的关键,教师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培养,改变以往的只重视专业不重视语言修养的观点。高校大力推动这一转变的发展责无旁贷,要深刻了解语言表达能力走进大学语文课堂舞台的重要性,也要让学生明白掌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后的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关注对语言能力的锻炼,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表达能力。
高校对大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应负主要责任,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生人才模式,其计划、目标、要求、内容、考核等方面要涉及语言能力,可以综合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和测评,也有助于培养程序的科学合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短时间内尽快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在走出校园后的工作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影响,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重新考量汉语言教学形式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作为教学活动中大学生的伙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随时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进行反思和发展,为学生创造一个友好轻松的氛围。发展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也有发言权,在课堂上能释放自己的个性,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上更加活跃。另外,学校考试的形式也要有一定的改变,改革从前单纯的书面作答的形式,还要有一定的面试,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传统的书面作答的方式只会慢慢地让学生发展成沉默的笔者,不利于素质的提高。[3]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努力学习都是为了考出一个好成绩。为了成绩学生们不得不加强练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得学生们的对外交际圈缩小,在交往的过程中无法展示自己。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不要简单机械地为学生们把原本生动形象的文章分解分析成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字,虽然从课堂教学的角度上说,细微的讲解容易使学生对汉语言的字词有一个深入的理解,但对学生的语言整合能力提升作用较小,这种简单机械的学习方式值得现在的教育者反思。
(三)善于设计语文教学课堂
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高校应该以此为契机,将这一要求体现在大学语文课堂设计中。语文课程设计的语言培训内容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表达,课堂可以设计出三方面的版块:基本的音位版块、语言文化版块、实践性口头表达版块,它们能让大学生得到科学合理的训练。基本的音位版块主要为帮助大学生纠正方言发音和其他不准确的发音;语言文化版块涉及演说、诵读等技能内容;实践性表达版块是专门性的训练,可以加入应聘、演说、主持以及公文写作等实践性内容。这些版块可以穿插进学校的选修课里,形成以语文课堂为主,以选修课为辅的机制,让大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
(四)多涉猎传统文化典籍
当代的学生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知识储备不足,无法出口成章,无法侃侃而谈。因此,学生就要广泛地读书,在肚子里积淀下墨水。大学生要多多涉猎传统典籍,这些典籍除了具有文化价值,还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洪流中留下的经典篇章。读书,不仅可以提高文学素养,还能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一个帮助。[4]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增加了汉语言文学的知识,学会了优雅的文言文和其他文学表达方法,通过现象提取本质,从而优化语言表达内容。
(五)拓宽语言锻炼空间
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对语言技能进行学习,还要加强实践中的训练。多一些实践性的内容,才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5]学校周围的环境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与周围的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高校应该利用现有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好的氛围。一是可以帮助学生创立社团,通过学生活动来吸引学生对语言表达产生兴趣。二是通过各种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逐步的提升。
结语
大学生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促进自我素质有一个质的提升。大学生是否具有优秀的语言表达水平也要成为大学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应当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有所反馈。所以,要加快贯彻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高校对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这一方面也要下足功夫。
参考文献
[1]郑小娜.高职汉语言教学中的文学鉴赏[J].语文建设,2015(05).
[2]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王领.汉语言学习中的语音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4(2).
[4]胡敏.基于交流语境的写作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