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0年第11期 ID: 141888

[ 王彩娟 文选 ]   

作文要培养学生敢说的能力

◇ 王彩娟

  当今社会,生活内容的高社交化,科技发展的高信息化都要求当今的中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口语表达水平,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我接手的班级是初一年级,从学生的谈话中我知道,学生根本没有开展过口语交际类的活动,很多学生说话都语无伦次,作文更是写得“糟糕极了”。
  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一是教师爱唱独角戏,受应试教育影响,不给学生说的机会;二是学生缺乏自信,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表达观点时,害羞,紧张,有的甚至“金口难开”。
  鉴于此,我在语文课上开展了“今天我演讲”的口头作文活动,即每堂语文课刚上课的5分钟左右,让一个学生上台演讲,内容不限,可以是一则寓言,一个笑话,也可以是朗诵一首诗,背诵一篇散文。要求“说话”时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精神状况,音色音量,讲完后,同学们加以点评,实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我的目的是通过口语演讲,让学生扩大阅读面,提高自己“说”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自身素质。
  此活动开展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学生的内容丰富的“说话”我内心深处屡屡受到震动,在这一活动中,我也学到了许多,看到了他们身上许多在考试成绩中看不到的闪光点。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邹敏同学,因为他家庭条件比较贫困,再加上在班里成绩平平,有较强的自卑感,下课也不怎么和同学交流,总是一人躲在角落里。尽管演讲的前一天我特意鼓励他,可心里毕竟还有些担心,他能行吗?但是那天上台的“说话”体验却深深触动了我,他的表现令我“刮目相看”。那天他“说”的是毛泽东的名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他从毛泽东小时候说起,一直到他投身革命,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演讲时他的眼神闪着光,发着亮,浑身散发出自信,他获得了阵阵掌声,这原来是一个多么自信的孩子!
  许月红也属于成绩一般的学生,但那天她笑嘻嘻地一上台,轻轻把身边的一张凳子移开,头一扬说“我喜欢刘德华!”,下面的同学顿时瞪大了眼睛,哪有这么“嚣张”的学生,大概她也看出了同学们的惊讶,她说“我喜欢刘德华的敬业,喜欢他的执着”,然后举了一个个刘德华的小故事,啊!原来如此。这样特殊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虽然有这些成功亮相的,可也有临时怯场的。有一天课后,一位女生跑到我跟前,眼圈红着说:“老师今天我讲得不好,下次我一定会讲好的,请你一定相信我好吗?”通过这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演讲,学生们获得了自信,表现了自我能力,更增强了他们博览群书、自主学习的兴趣。
  同学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一次演讲,非有丰富的“说”的内容不可,胸中有所积蓄,而后才能有所抒发。因此,大部分同学都养成了摘抄资料卡片和写日记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认识、概括和分析的能力,使他们的思维活动有了广阔的驰骋天地。
  
  王彩娟,教师,现居江苏溧阳。
  

作文要培养学生敢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