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0年第11期 ID: 141906

[ 黄磊华 文选 ]   

课外阅读中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 黄磊华

  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课外阅读中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显得至关重要。
  一.引导学生正视现实,彰显“宽容”
  在社会生活中,彰显宽容,可以使坎坷变坦途,化荆棘为鲜花,变无望为有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有计划的课外阅读,透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彰显“宽容”的价值取向。无疑,这对于塑造学生健美的人格不无意义。
  如,笔者组织学生集体阅读黄东明的《父亲的谜底》,从中领悟“宽容”的内涵。文章讲的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跟着父亲朝家走去,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巷口,父亲猛地蹲下身子,将“我”拦腰抱住,另一只手把“我”的眼睛捂得紧紧的,并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家奔去。小说下文写道:“父亲去世后,翻阅他的日记我才无意中知道了谜底。原来那天晚上,父亲在巷口窥见的是,母亲和她的情人在那里幽会。”这一幕,对于一个孩子的父亲来说,真是百感交集:仇恨、懊恼、羞辱、无奈……但是,这位父亲最终选择了“逃离”,目的是不愿让自己的孩子看见这令人痛心的一幕。正是那父亲的“一捂”,保住了母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读罢此文,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这不平常的一幕:骂那情人“无耻”,说那孩子的父亲“无能”,议那孩子的母亲“无情”……这时,笔者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幕”表现了作为孩子父亲的“宽容”,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留住了自己的妻子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这是一种无私的“宽容”,是一种有尊严的“宽容”。
  因此,笔者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注意选择一些有争议的短篇,引导学生去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塑造健美的人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学会“感恩”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关注社会与关心家庭是联系在一起的。提倡建立文明、和谐的社会,必须从家庭做起。因此,在课外阅读中,学生既要关注“大社会”,又要关注“小社会”。从而,帮助学生确立“感恩”的价值观念。
  如,笔者在组织学生集体阅读钟志红的《抱的忏悔》时,引导学生抓住情感的发散点,领悟文章“感恩”这一主旨。小说以幽默的语言,以“拥抱”为线索,主要描叙了“我”与爱人第一次拥抱的情景,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关爱,由此笔锋陡转,引出了“抱的忏悔”——几十年来,儿子独独没有抱一抱把自己抱大的女人……换言之,对一位孤零零的母亲缺少一颗感恩的心。此类题材虽屡见不鲜,但作者精巧的构思令读者感慨万分。拥抱,作为情感的发散点,从与爱人浪漫的拥抱写起,继而有对女儿甜蜜的拥抱,有对邻居孩子友好的拥抱,有对朋友热情的拥抱……在层层铺垫之后,一语中的,没有抱一抱自己孱弱的母亲。这是“我”的忏悔,更是“我”对所有读者一种无声的教诲。
  因此,笔者常常注意选择一些内容含蓄、语言幽默、主题新颖的精短时文,鼓励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自省,在自省中逐步确立“感恩”的价值观念。
  三.引导学生珍视“真诚”,确立“自尊”
  人世间最可宝贵的莫过于“真诚”。金钱在“真诚”面前有时显得苍白无力。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要引导学生珍视“真诚”,逐步确立“自尊自爱”的价值观念,莫让金钱玷污了自己的心灵。
  如笔者在组织学生阅读上善若水的《天使给予的生命》时,让学生从动人的故事中领悟“真诚”的内涵。小说叙述了一位轮椅上的残疾青年在重金面前不动心,而在“真诚”面前无私地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个企业家的孩子的故事,揭示了金钱并非万能的,而“真诚”却是比金钱更珍贵的价值观。人们常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那个轮椅上的残疾青年与父母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面对企业家50万的酬金却无动于衷,而面对企业家赠送的石膏制成的精美的“小天使”却动了容。“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包括健全的和残疾的,健康的与孱弱的,充满活力的和需要拯救的……与其说是一件不起眼的礼物使他怦然心动,倒不如说企业家的“真诚”感动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真诚”可以化坚冰为流水,化干戈为玉帛,化阴霾为豁亮……笔者在引导学生品读中,以“真诚”为话题,结合小说主人公的无私的品格,畅读人生的感悟,丰富“真诚”的内涵。无疑,这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课外阅读中,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要以阅读为载体,以历史为镜子,古今链接,拓展想象。这样,才能提高阅读的品位,起到此叩彼应的教学效果。
  
  黄磊华,教师,现居江苏南通。

课外阅读中学生价值观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