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面启动并愈演愈烈的新课改政策给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小学语文的教学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要抓住这个机遇,通过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把创新思想充分地融入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学相长,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完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创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要培养良好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一,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通过鼓励和欣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小学生来说,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教育要取得最好的成果,必须要使其愉快地接受知识的传递。教师应该建立民主平等的教学课堂的氛围,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所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扩展思维,并经常做出赞同和欣赏的举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己思考得到的答案和掌握的知识会比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下得到的知识要牢靠得多。
第二,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在,避免产生厌学的情绪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很难产生学习的乐趣,而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尽量避免这一情况,避免学生因此产生的厌学情绪。教师应该充分以引导者的身份,调动课堂的气氛,配合现代的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尽可能地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在,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二)要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行为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下,分数往往是决定一个学生好与坏的唯一标准,而这也早早被证明了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因此,要改变应试教育的分数制的弊端,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就必须要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不断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去芜存菁,通过创新教学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重视分数,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使学生成为教学的本源,以人为本,创新教育。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创新发挥教师的作用
(一)要融入新课改的创新思想必须提高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和解惑者,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其作用更加明显,而要担好这个角色的职责,首先必须提高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扩大自身的知识宽度和深度,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更加游刃有余,而且更加容易吸收其他人的先进的思想理念,从而对自身的教学方式作出适当的调整。这样不仅可以较好地通过创新完成教学目标,而且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做一个无形的榜样。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采取提出问题,引导方向,鼓励思考,鼓励质疑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学生为整个学习过程的重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给出科学合理的答案,每个问题不一定必须要有答案或者固定答案,重要合理就可以作为答案的一种,这样不仅可以集思广益,而且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并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控能力的培养;
第二,教师要改变之前教师讲读的模式,把所有的权利放回给学生,无论是阅读还是阅读完后的思考,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要做的是激发其主动思索的兴趣,并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这样的课堂拥有的活跃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在新课改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进行创新思想的融入,必须要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同时入手,以学生为教学中的主体,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为目标,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增强其自主思考和自我分析的能力,挖掘其深藏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新课改的目标,为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建设化的人才。
李静,教师,现居河南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