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1年第5期 ID: 140346

[ 邹小飞 文选 ]   

细节描写与细致描写的区别

◇ 邹小飞

  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可以把它比作一滴水中的太阳,可以通过其窥见整篇作品的恒久的光辉。下面就以古诗词二首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片段来具体说说细节描写和细致描写的区别。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赵师秀诗,前两句描写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家家雨”“处处蛙”读来使人身临其境,写出了雨声不断、蛙声一片的景象。后二句点出了人和事情,写约客久候不到。仅从这三句看,此诗生活气息浓厚,语言清丽,除此之外,似乎也无奇崛之处。但末句的“闲敲棋子”却使得本诗有了“一语天然万古新”的神奇效果。“闲敲棋子”本是诗人的一个动作,联系上文的“有约不来过夜半”和下文的“落灯花”,仔细体味,约客久候不到,灯蕊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正是这个动作将诗人那焦躁而又期望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所以“闲敲”就是细节描写,貌似闲逸,却奏以小见大之功,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
  李清照词描写的是一个天真烂漫而又情窦初开的贵族少女形象。上阕中“蹴”“慵整”“纤纤手”描写少女天真烂漫、不拘小节的举动,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真切自然,又是多么细腻生动啊。“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将时令、天气、景物,人物身份、形象、心情一一表露,描写得十分细致,且恰到好处,但此处的描写我们只能称之为是细致的描写。且看下阕,词人转过笔锋,写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害羞地朝屋里跑去,“袜刬金钗溜”是写匆匆忙忙、慌慌张张的样子,“和羞走” 写少女的娇态,这里,作者仍然在进行细致的描写。“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就不一样了,语意新奇,不仅仅是一处细致的描摹,更是一处精妙的细节描写。“倚门”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宛然眼前,作者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这里以动作细节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真切自然而又充满新鲜感,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可谓妙笔生花。
  由此可见,细致描写的作用是使被描写的对象表现得更加逼真、形象,更具画面感,而细节描写除此之外还有见微知著的妙效,或表现人物心情,或烘托人物形象,或暗示事件背景。
  再来看这样两组描写:
  (一)
  ①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
  ②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冰心《观舞记》)
  (二)
  ①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都德《最后一课》)
  ②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鲁迅《故乡》)
  这两组语句均有对场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①句对社会场景一个细节的描述,真实地交代自己的国土已被敌人占领。这个细节,向读者揭示“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②句中杨二嫂的一个动作“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刻画得细微而又绝妙,一瞬的动作将人物爱搬弄是非,想尽办法从“我”家捞点东西的自私、势利的小市民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描写细致入微的基础上更具典型性,它们的作用往往是在形象化的表达之外,更能显出作者的匠心独运,突出人物个性,起到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
  当然,这样的比较并不是要区分细节描写和细致描写孰优孰劣,它们都是我们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们的手法和作用不同,我们还是要区别对待。细致描写是描写的一个基本要求,凡是形象化的表达都离不开细致描写,因为只有细致才有具体,只有细致才有逼真,只有细致才有神韵。细节描写更强调典型和表现力,要能起到以一孕万、即小见大的作用。它在文章中的地位看似闲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其实却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
  
  邹小飞,教师,现居江苏南京。

细节描写与细致描写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