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的思维来看,做教师就意味着辛苦,意味着奉献,似乎和幸福沾不上边。是真的不幸福,还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幸福的存在呢?我今天要谈的就是教师的幸福问题。我们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这个职业,意义都是非凡的。
首先从课堂谈起。虽然每一节课之前都有师生的互相问候,但这一环节学生已没有真实的感受,只是把它当做一个过程而已。“老师好”、“同学们好”中的“好”字早已缺乏真情。课上和课后听得更多的是老师对学生的抱怨。作业没写呢,抄袭啊等等,很少听到对学生欣赏的话语。再加上课堂的一些错误操作,一节课下来老师已是“怒火万丈”,何谈幸福。以上的错误操作,使得老师在课上不堪其苦,自然就没有幸福感了。下面是几组老师的提问和学生相应的答复:
老师:我得告诉你多少次才行?
学生:6284次。
老师:你是不是想让我把你带到办公室?
学生:对极了,我正好需要休息一下。
老师:你是不是有问题啊?
学生:不是我有,是你有。
老师:难道你连这份材料也读不懂?
学生:我要是能读懂的话,你就得失业了。
你能猜出在上面的这些场景里,老师们会如何反应吗?没错,老师们大惊失色,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当然我不是说这些学生的答案是恰当的,但是我认为老师们其实是“自寻其辱”,他们本想控制局面,结果却推波助澜。苛刻而又讥讽的问题只会得到针锋相对的答案。通过上面的案例分析,你不难明白,老师们为什么不幸福了。
其次是教学规划。做老师的一定要明白教学工作的艰难:不要无故迟到;要精心备课;每一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了以上的教学规划,老师们就不会搞不清楚,造成尴尬,影响幸福。
第三是课程指导。教师就是一个“教”字,只有“教”了才会成为“师”。我是教语文的,以前总是抱怨学生字不会写,古诗词不会背诵,心里很是恼火。经过学习才发现,我是只讲不练,犯了教学大忌,怎会有幸福呢?
另外如果我们老师能够学会与家长合作,不断提醒自己为什么选择当老师并以身作则,熟悉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比实际情况稍高一点的评价,“人性化”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与学生一起欢笑,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那么你一定是一个幸福的老师。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吧。
闵官虎,教师,现居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