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多少、质量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工作中我体会到要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的重要性。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兴趣,就能自觉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
1、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处于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特殊位置,动辄发号施令,这无疑会压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识字学习。
2、采用直观的教具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利用多媒体创设多采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诱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强烈愿望,就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尽快地融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如:“亭”和“停”读音相同,字形相似,如何区分呢?我采用多媒体图像出示一座六角亭,打出生字“亭”,再将一小人移至亭旁停住,打出生字“停”,简单的两幅图画将两个字的形、义加以区分。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还能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实践证明,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能使生字的出现更为形象、自然,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因而形成的印象就更为深刻。
3、多表扬鼓励
低年级学生有思想单纯,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因此鼓励是促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随时注意心理效应,对善于发现的闪光点加以肯定,这样就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会有效地支持奋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于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
二.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会”学
1、随文识字:低年级语文教材几乎每课都配有图画,先识图,从图中引出语言,再从语言中引出生字,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创设语言环境,再借助语言环境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把观察——读文——识字——解义溶为一体。其次,语文教学中还强调理解要联系语言环境,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我们的识字教学也要联系语言环境进行识字。在阅读中应要求学生认清自然段,弄清每段由几个句组成,每句话是由哪几个词组成,这些词中的哪个字是没学过的,通过具体的语文环境了解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指导学生重点掌握。如:“珑”“璃”的认识我就先让学生认读理解“玲珑”、“玻璃”,再试记“珑”和“璃”。经过训练,让学生能在语言环境中学句、学词、学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在识字教学中,把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联系课文来帮助识记,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2、归类识字:归类识字,基本的方法有形声字归类、基本字带字和形近字归类三种。形声字归类教学法充分利用了形声构字规律,将形声字归类,如教学生学习“青——清、晴、情、精、静”一组字,使他们知道这一组字的共同点是都有表音的声旁“青”,加上不同的表义的形旁就构成了这几个字。基本字带字就是通过给基本字加偏旁部首的办法引导学生利用基本字学字、记字,如“主”是“住”“柱”“往”一组字的基本字,其关键在于利用一组字的相同部分组成字串,突出其不同的偏旁部首,通过分析比较,强化记忆字的不同部分,以识记生字。形近字(桥——娇)归类法是抓住一组字字形的相同部分,突出其不同点来记住生字。
通过以上的识字教学多样性,不仅培养学生自动识字的习惯,还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同时,通过识字教学的多种性,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实现了识字教学的情趣化。当然,生字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通过反思、总结、提升,去寻找更好、更适合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真正让学生由“学全”到会“会学”,更好地为他们掌握祖国语言文字,打下扎实的基础。
刘永喜,教师,现居山东胶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