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几年中考的作文命题情况,我们不难发现:话题作文由于自身存在的不足其热度已在慢慢减退,而命题与半命题作文也随即渐渐回归。今天笔者想就半命题作文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补题作一点略谈。
所谓半命题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个完全命题略去一部分,变为一个不完全命题,略去的部分交由考生去补充,使其变成一个完全命题。这种命题方式因为较好地回应了考试与竞赛作文中限制性和灵活性必须兼而有之的命题要求,考生对题目还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就像在林中飞的鸟和在池里游的鱼一样, 虽有不能逾越的范围和限制条件,却还有相当的翱翔或游动的自由,为他们舒展个性驰骋才情预留了相当大的空间,所以受到了师生的欢迎。那么熟悉半命题作文的相关规律,把握应对策略,便是十分必要的了。而写作半命题作文的第一步便是补题,即根据要求把题目补全。我们都知道: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它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题好一半文,题坏全盘输。补题已然成为半命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从某种程度上说,补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这篇文章的成败与否。
那么怎么补题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细心分析这个不完全命题中已然命好的部分,特别要注意对其中关键词的揣摩,从而搞清楚出题者的命题意图。可以说洞悉了题意是补题的必然前提,因为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不仅意味着写作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补好题的同时还确定了作文的立意。所以务必使所填补的字词符合作文提示,填补后的作文题目和出题者的命题意图不相矛盾;否则肯定是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其次,对填充后的题目要从语意、语法的角度进行检查,做到简洁、明确,尽量避免很长的题目、表意不明的题目和填充后搭配有误的题目。第三是尽量选自己最熟悉的、感悟最深的内容来进行补题。
以作文题“也是一种幸福”为例。出题者的命题意图是什么呢?很明显在这个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也”还有一个就是“幸福”。
第一步,审“也”字。细心琢磨我们会发现,这个“也”字就是这个题目的题眼。文章的重心在于能否很好地诠释对于“也”字的理解,如果不能抓住这个“也”字的内涵,就很难写好这篇作文。不妨先去掉“也”字来看看这个题目:“ 是一种幸福”。我们的学生应该很快就会回想自己的经历中让他们感觉幸福的事情,比如:拥有是一种幸福、取得成功是一种幸福、被别人关爱是一种幸福等等,这些平常普通人在平常普通的情况下认为的幸福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常态的幸福。那么“也”字加上去后,题目的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也”这个副词表示同样、并行等意义,“ 同样是一种幸福”,那就告诉我们,这里指的幸福已是一种非常态的幸福,是建立在常态幸福相对面的幸福,是我们平常并不认为让人觉得幸福的事在特定的情形下而产生的幸福感。如与以上三个题目相对的就变成:“放弃也是一种幸福”、“经历失败也是一种幸福”、“关爱别人也是一种幸福”。亦或是我们把“也”字替换成“竟”字,变成“竟是一种幸福”。表示这种情况是一件幸福的事是让人感觉出乎意料的,这个题目与“也是一种幸福”的相对性更强,易于学生理解题目的真正内涵。以上所用的方法我们姑且可以称为“略去法”和“替代法”,可以说是两个小技巧,有时对于理解题意和打开作文的思路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二步,审“幸福”二字。我们也可以略施小计,把题目做一点修改,改成“幸福的生活”,那么学生就很容易想到,这里的生活绝不仅仅是立足于物质层面的。而可以是立足于精神层面的幸福。换言之,这种幸福不应只是说吃到一盘美味的菜肴,由你的味蕾刺激你的中枢神经而带来的快乐感受,而可为一种精神或心理上的历程或体验。品味、体会这种心理的历程,由体会上升为感悟、领悟,由此得到由人生中的宝贵经验形成的财富而带来的一种满足感愉悦感,才是对幸福更高层面的理解。如此,相信我们的学生们很快在脑海中会闪现许多好点子,如:等待、错过、牵挂、遗忘、承担等等,这些情形在某种情况下不正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吗?当然,我们在前文还提到过,审题不仅仅是为了补题。我们在补题的同时其实也已经确定了文章的立意。上面举过的例子,如“放弃、经历失败、承担”等“也是一种幸福”,我们很容易看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下意识地进行一种反思,他们会懂得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有时候,学会放弃会有更多的收获、经历失败会变得勇敢和睿智、勇于承担会变得更为成熟和坚强。我们会看到学生令人可喜的一种自我成长,一种完整的认识上的理性的提高。这样的立意当然会得到老师们的亲睐。所以,对于半命题作文来说,补题不仅是确定了写作的方向或材料,更重要的是补题的同时还确定了这篇文章的立意,决定了这篇文章品味的高低。
同时而需要关注的是,其实中考对于立意的要求并不很高,比如说仍然是这个题目,有的学生这样来补题:“生病也是一种幸福”。可以吗?当然也可以,并且生病就会得到家人更多的关注与照顾是孩子们都曾有过的体验,让他们以此作为材料写文章会更真实,易于让他们流露真情实感。当然不能只停留在生病可以得到优待而产生的幸福愉悦感,只稍升华一步:在生病治病家人予以无微不至地关怀中我懂得了爱。这样的立意就未尝不可了,这样就能让看上去平凡普通的题目也能以打温情牌来而得到老师们的认可。
“ 也是一种幸福”这个作文题关于注意事项的第二点从语意、语法的角度来说也有陷阱,在实际操练过程中可以看见,有的学生轻易地补题为“批评也是一种幸福”就不妥了,要注意到这个文题中隐含的主人公当然是“我”,是以第一人称写“我”的经历,“我”的感受,所以应改为“受批评也是一种幸福”。
而对第三点要求选自己最熟悉的、感悟最深的内容写来说,“要想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只有“真”的经历体验,才能为你的记叙、抒情、议论、说明提供坚实的基础,让你表达得更自己、自信、自如。这其实正是我们初中阶段语文老师在作文这一块对学生锲而不舍的谆谆告诫。
总之,对于半命题作文我们只要能审清题意,正确理解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提示、“另一半”导引的内涵,并且掌握一定的补题技巧,立足于丰富的生活积累,就能补出准确、生动而有魅力,让评卷老师击节叫好“一见钟情”的好标题。
吴媚媚,教师,现居浙江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