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相信每个老师都渴望能得到一种事半功倍的奇招妙式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然而,事实证明,打好学生作文基本功并非一件易事。经过大量实践,笔者认为进行作文片断训练就是一条见效较快的作文训练方法。
作文片断训练,是指在一篇文章中不求各要素的齐全而以一个要素为重点的写作。它不局限全篇多个要素的齐头并进,而求在某一个要素上重点开花,在此基础上,渐次强化各个要素的训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生作文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就会渐显成效。那么,怎样看待和认识作文片断训练呢?
首先,它化解了不少学生望“文”兴汉的畏惧心理。不少学生因为本身作文基础较弱,写小片断类的作文都愁眉不展,更不用说整篇作文写作了。要提振他们的作文信心,先从300、500字的片断训练上做起,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作文篇幅短小,就能先在心理上打消他们的畏难情绪,之后他们就有信心去组织文字了。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学生的惧“文”心理就能克服了。
其次,将作文各个要素分解训练更具针对性。化整为零,把全篇的要素拆解开,让学生目标明确地去训练,往往见效更快。叙一事,状一物,画一人,写一景,讲一理,只在一个“一”字上下功夫,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劲头也就出来了。逐“一”练下去,最后再化零为整,作文能力的提升也就水到渠成。
第三,作文片断训练的材料,更贴近现实生活,学生亲身经历后,就能有效地避免作文内容的空洞。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源于生活,作文片断训练也以可亲可感的现实生活为宗。只有现实生活才是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和提升文字表达能力的最好土壤。学生和现实生活有了感情,作文的一项重要素养也就具备了。
第四,作文片断训练所需时间短,更有利于出“成果”。常规的作文训练一般需要两课时。这种片断训练,一节课就能轻松搞定。再说,在相对短的时间里,更易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对完成一次作文抱定信心,只要老师给予正确的鼓励,即便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不会在这样的作文训练中轻易示弱。
作文片断训练中,老师的作用不容忽视,那么,在作文片断训练中老师的作用又该如何发挥呢?
首先,老师要有一个全面的考虑。片断训练,老师或是参照单元作文训练的重点进行,或是单独精心设计规划,把诸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等等表达方式,逐一引到片断训练中来。一般一次训练以体现一种表达方式为宜,初始时不宜超过两种,而训练时间则由老师灵活掌握,以大家运用熟练为目的。当然,还可以以叙一事,状一物,画一人,写一景,阐述一道理的形式开启片断训练。总之,分项训练是为了最后的整合,以让学生形成驾驭全篇的能力为旨归。因此,老师心中务必要有全面整体的思想。
其次,老师的引导启发作用十分重要。作文片断练习,对作文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布置练习前,老师一定要将此次训练的具体要求讲解清楚,大到片断的总体思路和构思,小到层次间的铺排与呼应。老师要给以分寸得当的引导和启发。引导太细会拘束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太粗不利于他们作文兴趣的培养。老师如何引导,怎样引导,这本身也是一个探索,只要坚持下去,老师抛砖引玉的作用就一定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三,做好片断作文的当堂赏析。一个片断练习,一般一节课就足够,老师不妨利用好一节课的时间去做好点评。刚写完作文,同学们心中为文的情绪常常余波未尽,此时,老师可抽取不同层次的代表性作文,细致做点评和赏析,这对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和鼓舞。由于篇幅短小,老师也准备充分,点评上往往能切中肯綮,直击要害,这不仅是对优秀作者的充分肯定,而且对一向困于作文云雾中的作者更具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奇效。
第四,老师亲自写下水作文。如果有可能,老师最好参与每次的作文片断训练。老师参与下水作文,收效很大,它是单纯的理论说教无法比拟的。写下水作文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作文专业素养,而且可以更好地带动引导学生完成作文。时机成熟时,老师的下水作文也可展示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文一并赏析,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
以上是笔者从十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作文片断训练的几点认识与体会,希望它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同时也希望它能给教师的作文教学提供帮助。
(张新凌山东省沂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56100;魏良山东省沂源县南麻镇教育中心25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