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2年第2期 ID: 147765

  

玛蒂尔德的不幸缘于心理健康问题

◇ 杨玉文 柴靖

  能够善待自己和他人,善于调控情绪以适应环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莫泊桑《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则不善于把控自己的感情,不会适时主动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自己。不良的心理致使他们夫妇的人生变轨,在还债路上走完了人生的黄金十年,其代价之沉重是不言而喻的。深入分析和认识玛蒂尔德的不良心理表现,不仅对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欣赏作品十分有益,而且也有益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过度虚荣是玛蒂尔德的典型心理特征
  “虚荣心”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表面上的光彩荣耀”,在英语中叫vanity ,同时这个单词还有“无价值的东西、虚幻、无意义、无益”等含义。其实,虚荣心人皆有之,它与人的自尊心、荣誉感有密切关系,适度而“正常”的虚荣心并无大害。像作品中的路瓦栽,他千方百计弄到一部长的舞会请柬,其动机之一,就是想让漂亮的妻子在上司面前好好露露脸。又如佛来思节夫人,她将装有各种首饰的“一个大的盒子”给玛蒂尔德挑选,炫耀之意显而易见。然而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显然是过度的,已经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病态心理了。
  她沉浸在狂乱的梦想与绝望的痛苦中。“她没有像样的服装,没有珠宝首饰,什么都没有。可是她偏偏只欢喜这一套”,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不断地感到痛苦。”“梦想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而被人追求”,由于“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天地哭好几天。”
  玛蒂尔德在宴会上大获成功,“她比所有的女宾都漂亮、高雅、迷人”,是那样的引人注目,受人追捧。她陶醉了,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当宴会结束的时侯,她丈夫为她披上一件在家常用的俭朴的衣裳,但为了避免引起那些裹着珍贵皮衣的太太们注意,她赶忙逃开了。在别人面前显寒酸,是她心灵中最怕触及的疮疤。其实丢了项链,如果她能对佛来思节夫人如实相告,不幸就有可能避免,可惜这一切来得那样晚,竟在十年之后!
  二、自卑自闭是玛蒂尔德的主要心理障碍
  玛蒂尔德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差距甚大,她追求优越的欲望使她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她美丽动人,却出生于一个小职员的家庭,连作者也仿佛在惋惜她生错了家庭。由于她没有陪嫁的资产,没有希望,没有办法让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到末了,只能和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结了婚。“她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华的事物而生的,因此不断地感到痛苦。”由于自己房屋的寒伧,墙壁的粗糙,家具的陈旧,衣料的庸俗,她非常难过。“这一切,在另一个和她同等的妇人心上,也许是不会注意的,然而她却因此伤心”,她期望的是上流社会优雅的生活,她梦想着“宽敞的客厅”、“精美的晚餐”、“漂亮的服装”、“望想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
  自卑的人往往比较孤僻、内向,缺少与别人沟通的勇气,容易产生自闭倾向。玛蒂尔德“素来不出门”,和外界几乎没有什么交往,朋友很少,更没有知心朋友。“她有一个有钱的女朋友,一个在教会女学里的女同学,可是现在已经不再想去看她,因为看了之后回来,她总会感到痛苦。”要不是为了有一挂项链,丈夫提醒她向“曾有交情”的女朋友去借,她甚至想不起佛来思节夫人。
  三、内心空虚是玛蒂尔德痛苦不已的心理根源
  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决定了像玛蒂尔德这样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生活是既悠闲而又无聊的,其内心世界定然是非常空虚的,致使玛蒂尔德整日生活在梦幻之中。她梦想那些丰盛的筵席,梦想那些精美的银器,梦想那些仙境般的园林……她对平淡的生活“不断地感到痛苦”,她幻想着能有“穿短裤的仆人……宽敞的客厅,古式的壁挂,珍奇的古玩……和那些被妇女界羡慕的并且渴望一顾的知名男子在那儿闲谈……”她被虚无的幻想、奢望所包围,生活自然懒散,“桌上盖的白布要三天才换一回”。
  莫泊桑的恩师福楼拜笔下的包利法奶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儿媳妇包法利夫人的症结所在:“那就是逼她去做事,用两只手干活!要是她像别人一样,不得不挣钱过日子,她就不会无所事事,胡思乱想,晕头转向了。”事实证明,后来玛蒂尔德丢弃了幻想,把还清债务作为她的奋斗目标,虽然生活的品位下降了,但她的内心充实了。
  四、不善掌控情绪是玛蒂尔德蒙祸的直接原因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心理成熟和健康的人,应该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在作品中,自卑、厌烦、紧张、急躁、忧虑、悲观、孤独、恐惧、亢奋等不良情绪在玛蒂尔德身上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体现。但最突出的还是过度紧张兴奋。
  首先是她在借项链时表现得异常紧张与兴奋。她将一挂“压得倒一切”的钻石项链,绕在自己的颈项上对镜“出了半天的神”,她激动得心跳不已,她担心朋友不借,没想到主人却爽快地答应了。当奢望得到了满足,她兴奋得简直要发疯了,“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其实,如果不那么激动,那么急着跑掉,说不定佛来思节夫人会告诉她那个项链是件仿品,后来的不幸就有可能避免。
  在舞会上“她用陶醉的姿态舞着,用兴奋的动作舞着,她沉醉在欢乐里,她满意于自己的容貌的胜利,满意于自己的成绩的光荣;满意于那一切阿谀赞叹和那场使得女性认为异常完备而且甜美的凯歌,一种幸福的祥云包围着她。”从傍晚玩到了凌晨四点,玛蒂尔德兴奋激动到近乎迷狂的状态。她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乐极生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如果是个矜持冷静的人,项链也许是不会丢的。一夜的狂欢,换来的却是十年的“项链奴”。
  玛蒂尔德的悲剧不是性格的悲剧,更不是命运的悲剧,而是心理的悲剧。试想,如果玛蒂尔德懂得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常识,如果路瓦栽先生不去迎合妻子过度的虚荣心,而是请一个心理医生帮助妻子调整心态,那么玛蒂尔德的人生将会是另一种情形。
  
  
  (杨玉文,柴靖甘肃省金塔汽修中专学校735300)

玛蒂尔德的不幸缘于心理健康问题